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古诗两首授课时数:2日期:2012.9授课人:马晓兰使用者:教学过程修补内容第一版块:导入新课1、激情:许多作家诗人都用他们的笔描绘秋天。秋天不仅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秋天也常常勾起人的离别意,相思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寄托着离情别绪的古诗。2、揭题,读题。第二版块:出示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2、读懂诗,理解诗的大意。第三版块:自学指导,合作探究1、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是什么意思?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理解诗句的意思。3、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四版块: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又是什么节?老人节2.忆:想念,思念。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4、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5、课文意思独在异乡为客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当。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6、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茱萸(zhū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7、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8、写字:你觉得在这首古诗里还有哪个生字写起来还觉得有困难重点指导:插说说你怎么记,观察田字格,找出结构特点,主要笔画。范写,练写。第五版块:达标测评,巩固反馈1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2、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六版块: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倍思亲独兄弟少一人第七版块:作业布置1.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2.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