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3.能用关联词说话。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2.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启发质疑,确定探究主题1.通过上节课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赵州桥的什么?(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赵州桥建造于——隋朝赵州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赵州桥的设计者是——李春,并且他还参加建造赵州桥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2.师:这段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概貌、位置、名称以及它的设计者。赵州桥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马重压和风化腐蚀等考验,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持着桥基、桥身的原来结构,是世界上年代最久、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这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都是因为它在设计建造上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地方。今天,我们继续随着作者去领略它的风采。二、围绕主题,初步探究自由读课文2、3、4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座怎样的桥呢?有什么特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雄伟、坚固、美观、省料、设计巧妙…师:大家概括得很好,但想要说服别人,还要分析、描述得更具体些,例如:赵州桥怎样雄伟?这样坚固?这样美观?(一)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学生找这一段的中心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师:也是总起句,起总领全段的作用。)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桥的雄伟?4.学生汇报交流: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5.赵州桥这样设计上有什么优点?引导学生体会大小桥洞的作用和这种设计的优点。对比图片,了解大小桥洞的作用,体会优点。运用“既…又…”练习说话。6.理解“创举”。(1)字典中的解释:从没有过的事业和举动。(2)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7.再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二)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找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默读这一段,写哪些地方写出了桥的美观?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理解词语:缠绕、抵着、回首遥望你喜欢哪一种龙的姿态?读一读。3.教师小结:作者通过龙的姿态写了赵州桥的美观:不仅刻画了各式各样的龙,而且雕刻得精美,象活的一样。4.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想象一下,栏板上还会雕刻着怎样的精美图案呢?5、同桌一人一句轮流读这一段,再次感悟作者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6.整体感受赵州桥的后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7.带着赞美、自豪的语气朗读课文。8.指导练习背诵。(三)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1.师:作者在文章中着重介绍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是为了什么?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美我国历史遗产。2.齐读第4自然段。四、课堂作业设计:填空。五、课外拓展1、集: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桥?把它们的名字及特点写下来。2、练:练习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例: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3、赞,课后观察太白通泰桥的特点、结构、用途等,或选一座自己最喜欢的印象最深的桥,赞美他。板书设计:雄伟19赵州桥坚固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