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英语上册21课圆明园的毁灭文本稿课题:圆明园的毁灭课时:两课时东仝小学万新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三、教学难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第一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分几段写的?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读书和分析课文结构,我们把这篇课文分为三段,第一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板书:损失不可估量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朗读第二段。(二)学习第二段。1.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圆明园的辉煌景观。2.默读、思考。第二段从哪儿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提示学生按照不同方面把这一段分成三层。(第二段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景观。第二自然段是一层,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第三自然段是第二层,介绍了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第四自然段是第三层,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3.逐层讲解,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1)学习第一层(第二自然段)。找一位同学朗读这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画出圆明园由哪几部分组成?(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因此也叫圆明三园。另外,还有很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众星拱月”的意思是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一画“众星拱月”的各种园子。引导同学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模样,根据自己的“众星拱月”图,谈谈感想,体会圆明园的布局规模(宏大)。板书:圆明三园众星拱月(2)学习第二层(第三自然段)①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作者很形象地描述)园中的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并为背诵做准备。②理解“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请同学讨论理解这句话,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板书:民族建筑西洋景物③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结合第3自然段内容,前后桌讨论。(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圆明园集中外名胜于一身,所以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习了这一部分,我感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常聪明,也感到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非常热爱。)⑤练习背诵这一自然段。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练习背诵,也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同学们互相提示着背诵。(3)学习第三层(第4自然段)找一位同学朗读,教师指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2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可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