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善待生物善待地球VIP免费

善待生物善待地球_第1页
1/2
善待生物善待地球_第2页
2/2
善待生物善待地球济源市实验中学初二八班黄源源辅导教师卫建党“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写在德国艾科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的墙上。碰到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呢?有些同学很可能想到猛兽,如狮子、老虎等。这个野生动物园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告诉参观者,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打开木屋的门就可以看到。当然这并不妨碍参观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是这个答案常常是人们所想象不到的。这个“答案之门”一打开,参观者看到的是一面大镜子,参观者的尊容尽在里面。它实际上是在告诉参观者: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我国有些从事环境教育的老师在看了这个小木屋后用“震撼人心,令人永生难忘”来形容自己的感受。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人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已是遍体鳞伤: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展,污水横流,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大气污染使我们看不到蓝天,呼吸不到新鲜、洁净的空气,地球物种灭绝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总之,生态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在现代,物种大规模灭绝等生态灾难,主要是由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类的活动造成的。现代人类拥有消灭其他物种的一切手段。但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和它们是休戚相关的,它们和人类共同拥有地球家园。人类只有善待生物、善待地球,才能拯救自己。在远古时代,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还有各类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更应该自理利用,把地球打扮得更加美丽。可是,却不然,人类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不顾一切的破坏地球、破坏自然,使他遍体鳞伤: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捕杀……每天有55000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15000万吨工业烟尘滞留在大气中、排放2-3立方公里工业废水、100多种生物灭绝、1400万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大家看看,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长期以来,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过度贪婪所进行的疯狂砍伐以及与近代工业文明生之俱来的污染,使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更有甚者,我们认友为敌,用枪弹、毒药对付这些可怜的生灵,把它们推向灭绝的边缘。根据六年前的资料显示,在我国就有400多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了受威胁的状态。野生动物是与我们共居地球村的左邻右舍,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4400多种,在这个地球上是“十分天下有其一”。其中,兽类近500种,鸟类近1189种,爬行动物320种,两栖类210种。在全世界15种鹤类动物里,9种生长在我国。我国特有的或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等就有100多种。真可谓天华物宝,“兽杰地灵”。这是我们足以引为自豪的宝贵财富。但是现在,地球上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种野生动物灭绝,不少动物也处于灭种的边缘。为保持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各个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都非常重视。我国在1959年做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的规定,1962年又明确规定要保护83种珍惜野生动物,1988年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可是由于一些人还不了解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或是为了谋取私利,仍在猎杀珍贵稀有动物,实在让人感到痛心。在大自然中,人类为了主宰一切,不断地、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致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野生动物逐渐灭绝。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走向灭亡的将是人类自己。如果我们人类能自觉认清形势,拿出正确的态度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平共处,互惠互利,积极主动地帮助大自然去执行天定的法则,顺其自然,不违背自然规律,该毁灭的毁灭掉,该保护的保护好,该建立的建立起来,那么,人类的自在和发展就有了希望了。人类有希望了,一切就都有了希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损失每年达2800亿元,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脆弱的生态系统呼唤公众生态意识的觉醒。目前,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有喜有忧。喜的是社会公众越来越关心、重视环境问题,环保问题成为城市居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善待生物善待地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