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历史教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会议纪要东林中学高之慧老师整理。说明:本次年会内容非常丰富,主要立足于学养的提高。本文的年会的纪录,有详有略。其中,对专家的报告纪录的非常详实。高老师用了一多天时间,才完成此稿,在此深表谢意。文稿非常流畅,观点新颖,与大家分享,以弥补未能参加活动的遗憾。整理的文稿未经作者审核,供各位参考!在此敬告我区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能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机,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第一场:(13:30-14:30)一、主题说明与嘉宾介绍主持人周靖老师:很高兴来到上南东校,我们浦东新区历史教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的主题是《拓展历史视野渗透课程目标实施整体教学》。之所以设置这个主题,是基于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显著的问题之一:我们的老师多关注教材少关注课标——年会召开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问题之二: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年会的主旨告诉我们要着眼于各学段,打通初中高教学壁垒,使教学更具有效性。我们今天到会的嘉宾有上海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学院研究员瞿骏教授、昆山市特级老师团队,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本次年会分为四个议程:1、上南东校沈飞校长致辞2、上海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老师致辞3、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学院研究员瞿骏教授讲座4、新一届浦东新区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会成员工作事项布置二、上南东校沈飞校长致辞上南东校校园文化:(1)充分发挥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2)创新先行、走内涵发展之路;(3)多校发展与多元化生成道路。三、市研究会副会长、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老师致辞大家好!感谢主道主上南东校承办区第十一届历史教学年会。我受邀参加已不下5次,受益良多。浦东新区历史教学委员会作为民间组织,多年来坚持举办年会,并积极开展各项形式多样的活动,产生了丰硕的成果,这种坚持自发于对历史教学的热爱与执著,这种精神着实令人赞赏,在此我代表上海教育协会、中学历史专业教学委员会对浦东新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会的会员们表达真诚的敬意!对第十一次年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更要感谢上南东校长期以来对中学历史教学以及上海市课程教研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关心!1中学教学改革从200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4年全国历史课程标准有了修改,教育部即将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评判等在内的七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的关键和必备能力。过去的暂且不说,史实实证作为核心素养在过去的课标中没有出现过。过去我们把史料作为正确的内容,只要记住就对了,现在我们不难发现: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纳入核心素养,本身蕴含着对史学思想方法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核心素养是课程的灵魂,因而课程目标、课程要求、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中必然涉及史学思想方法的内容,全国也已经开始关注史学思想方法。上海的历史课程修订标准接近尾声,修订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汲取历史课程育人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基于唯物史观的、见证知识、求实重德,它体现在观察、认识历史及有关问题的思想行为中。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核心灵魂,进而上海历史课程标准将这种核心能力分解为史料的辑证辨据和历史的诠释评价两大部分。所谓史料的辑证辨据指向如何知道过往的思想方法,所谓历史的诠释评价是指向于我们如何认识历史的思想方法。把史学思想方法贯穿于核心能力作为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维度目标主旨。即将推出的上海历史课程标准,其过程与方法目标不是宽泛意义上所谓合作交流的探究,它的目标就是史学思想方法渗透。史学思想方法不仅进入了课程的总目标和学段的目标,而且还分解细化到课程的每一主题,要求在课程每一主题,相当于课程教学单元中来达成某一个具体的史学方法目标。比如说,在古代希腊罗马这个教学主题中,要求懂得神话、绘画、雕塑等的史料价值,能汲取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在史前时期到殷商社会的教学中,要求懂得原始资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