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复习提纲(下册)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为苏俄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922年底,苏联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一)巴黎和会的召开:①、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问题做出了规定。②、《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权益,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的爆发。③、此后,协约国又分别和其他同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核心是确认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为美国排挤英、日,进一步对华扩张提供了条件。(严重侵犯中国的权益,使中国重新回到由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史称华盛顿体系。2、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罗斯福新政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为了挽救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主要措施:①、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②、压缩农业生产,实行政府补偿。③、整顿工业,通过并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④、加强公共工程建设,增加就业。(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新政”取得了显著效果,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的特点:政府干预经济。)4、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叫轴心国集团。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1、二战的全面爆发: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2、二战规模的扩大:①、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②、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3、二战战略转折的根本原因: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4、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共同构成二战的战略转折点。5、二战的胜利:①、1943年,美、苏、英三国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②、1945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彻底击败德国的军事计划,决定在二战结束后建立联合国。③、1945年5月,德国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日本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9月3日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日。)四、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和世界格局的演变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带动下,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信息化和和全球化);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80年代下半期,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4、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并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欧盟的发展趋势)5、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①、两极格局的形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遏制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援助自由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