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囊虫病猪囊虫病简介简介1.1.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二类动猪囊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二类动物疫病。物疫病。2.2.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于人体内猪囊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是由寄生于人体内的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体所致的疾病,猪的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体所致的疾病,猪囊虫主要寄生于猪的肌肉组织中,病猪肉俗称囊虫主要寄生于猪的肌肉组织中,病猪肉俗称“米猪肉”或“豆肉”。“米猪肉”或“豆肉”。3.3.生活史:有钩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其孕卵节片不生活史:有钩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其孕卵节片不断脱落,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或孕卵节片在直肠或断脱落,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或孕卵节片在直肠或外界由于机械因素破裂而散出虫卵。猪吞食孕卵节片外界由于机械因素破裂而散出虫卵。猪吞食孕卵节片或虫卵而感染。虫卵或节片经消化液的作用而破裂,或虫卵而感染。虫卵或节片经消化液的作用而破裂,六钩蚴逸出,借助小钩作用钻入肠粘膜的血管或淋巴六钩蚴逸出,借助小钩作用钻入肠粘膜的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带到猪体的各部组织中,主要是横纹肌管内,随血流带到猪体的各部组织中,主要是横纹肌内。约经内。约经22个月发育为成熟的猪囊尾蚴。猪囊尾蚴在个月发育为成熟的猪囊尾蚴。猪囊尾蚴在猪体内可生存数年,死亡后钙化。人吃入含有猪囊尾猪体内可生存数年,死亡后钙化。人吃入含有猪囊尾蚴的病肉而感染。猪囊尾蚴在胃液和胆汁的作用下,蚴的病肉而感染。猪囊尾蚴在胃液和胆汁的作用下,于小肠内翻出头节,用其小钩和吸盘固着于肠粘膜上,于小肠内翻出头节,用其小钩和吸盘固着于肠粘膜上,从颈节不断长出体节。感染后从颈节不断长出体节。感染后22~~33个月发育为有钩个月发育为有钩绦虫,在人的小肠内可存活数年至数十年。一般只寄绦虫,在人的小肠内可存活数年至数十年。一般只寄生一条,偶有数条。生一条,偶有数条。本病的中间宿主是猪、野猪、人,终末宿主是人。本病的中间宿主是猪、野猪、人,终末宿主是人。4.4.人感染囊尾蚴的途径和方式有两种:一是有钩绦虫的人感染囊尾蚴的途径和方式有两种:一是有钩绦虫的虫卵污染人的手、蔬菜等食物,被误食后而受感染;虫卵污染人的手、蔬菜等食物,被误食后而受感染;二是有钩绦虫的患者发生肠逆蠕动时,脱落的孕节随二是有钩绦虫的患者发生肠逆蠕动时,脱落的孕节随肠内容物逆行到胃内,卵膜被消化,逸出的六钩蚴返肠内容物逆行到胃内,卵膜被消化,逸出的六钩蚴返回肠道钻入肠壁血管,移行至全身各处而发生自身感回肠道钻入肠壁血管,移行至全身各处而发生自身感染,多见于脑、眼、皮下组织和肌肉等部位。染,多见于脑、眼、皮下组织和肌肉等部位。猪囊尾蚴还可在野猪、猫、犬等动物体内寄生。猪囊尾蚴还可在野猪、猫、犬等动物体内寄生。5.5.猪囊虫病在我国的绝大部分省猪囊虫病在我国的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市、自治区))都有,都有,但多见于华北、西北、东北、山东等地。造成猪囊虫但多见于华北、西北、东北、山东等地。造成猪囊虫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是猪的管理不善,猪圈兼厕所病发生和流行的原因是猪的管理不善,猪圈兼厕所((即所谓的“连茅圈”即所谓的“连茅圈”))以及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的不良以及生食或半生食猪肉的不良习惯。习惯。危害危害1.1.对猪的危害:主要是妨碍猪的发育和生长,特对猪的危害:主要是妨碍猪的发育和生长,特别是影响幼龄猪的生长;中轻度感染的猪一般别是影响幼龄猪的生长;中轻度感染的猪一般无明显症状,多表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停滞,无明显症状,多表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或局部出现水肿。若寄生在舌部会引起舌贫血或局部出现水肿。若寄生在舌部会引起舌麻痹影响采食;寄生在脑部会引起严重的神经麻痹影响采食;寄生在脑部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紊乱、癫痫、视觉障碍,有时突然倒毙。紊乱、癫痫、视觉障碍,有时突然倒毙。2.2.对人的危害:猪囊虫寄生于人体对人的危害:猪囊虫寄生于人体的肌肉和各组织器官对人的健康的肌肉和各组织器官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囊虫病的患者可因囊产生危害。囊虫病的患者可因囊尾蚴的寄生部位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