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我先行》道德讲堂班会教案四一班吴津津班会目的:1、增强班级凝聚力,并能把规范的要求内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2、通过这次班会,让这些文明礼仪好习惯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真正用规范来指导本班学生平时的言行。树立本班的良好集体形象和个人影响。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并在班会课上讨论。教育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1、唱歌曲。作为道德讲堂开讲的第一步骤,组织全体学生学唱一首道德歌或符合主题的主旋律歌曲。2、学模范。班级中学习、守纪律等榜样,号召学生向吴昭熠、常浩雨、崔雨辰学习。3、诵经典。组织学生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三字经》。4、讲故事。以宣讲员宣讲或情景表演等多种形式讲一至两个道德故事。主要宣讲历史上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体现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或学生身边涌现的美德少年典型事例,与认星争优相结合。5、发善心。激发善心,抒发善意,真心希望今天走进道德讲堂的人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勤劳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善良是我们的处事之道。让我们以真诚之心,许下庄严承诺:做一个勤劳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6、送吉祥。向学生赠送具有美德教育意义的祝福、名言警句、美文诗歌、书签书籍、环保小手工等道德讲堂小礼物。7、敬道德。请大家起立,向德字鞠躬敬礼。8、行善事。宣讲结束后,由学校、班级统一组织,或鼓励学生个人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件有益于学校、家庭或社会的善举,即进行一次道德实践活动。班主任:或许我们认为某些事情已是司空见惯的,已是熟视无睹了,甚至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事里有着许多与文明不合拍的东西。文明,就差这一点!同学们,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在文明行为规范方面,我们班做得比较好,比如:我们班的课堂纪律较好,多数同学能专心听讲、认真学习;教室卫生整洁,有一个安静的舒适的休息环境;我们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很和谐,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我们班学生的整体素质。希望我们在其他方面也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