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培二次培训--李永玲VIP免费

国培二次培训--李永玲_第1页
1/10
国培二次培训--李永玲_第2页
2/10
国培二次培训--李永玲_第3页
3/10
“国培计划(2014)”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二次培训讲稿高效课堂操作指南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李永玲一、关于高效课堂1、高效课堂所秉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以学定教”的理念,构架起“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基本模式,高效课堂是课改理念与教学实践的融合剂,高效课堂是解决目前课堂教学现实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2、是把“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在行为层面上加以较好地阐释和发展,使之形成“看得见、可操作、能检测”的客观存在。具体来讲,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3、高效课堂与课改关系。一脉相承。A、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B、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C、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D、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二、关于小组建设1、小组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高度自治。组名、组训、组规、组歌、口号等,都是为实现自治打造的小组文化。2、小组学习有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学困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成果,是小组建设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4、优秀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会拓展自己的思路,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才干。长期下去不会因为帮助别人,降低自己的学习成绩。5、小组活动要求做到:让思考的学生有感悟,让成功的学生有价值体现,让困惑的学生有收获,让参与的学生有热情。三、关于导学案1、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编写导学案的基本思路。2、导学案主要作用(内容)是告诉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什么”就是要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怎么学”就是告诉学生采用什么学习方式,使用什么学习方法等。“学到什么程“国培计划(2014)”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二次培训讲稿度”就是对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也是课堂交流、讨论、展示、反馈的主要内容和渠道。3、导学案就是为学生提供自学路径和学习方案。它起着引导、提示、提醒、点拨的作用。设计不好会让学生陷入泥潭或误入歧途。4、编写导学案要求做到:简便、实用、有效。5、导学案重点要在指导学生自学、展示、训练与总结上下功夫。6、编写导学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和本节课内容的衔接。7、从自学内容上分,有知识类内容和技能类内容两种。关于知识类内容:要通过阅读理解来完成,遵循的是认知规律。学生自学知识类内容时,往往在注意力方面,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环节会出现障碍或问题。在编制知识类自学指导时,要对学生在哪个环节容易出问题有充分的调研和预设,并作出恰当的指导或提醒,必要时可以设计一些人性化问题。关于技能类内容:要按照阶梯式设计,循环往复,螺旋式提高。本着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从范例中应学到哪些方面的东西,教师要给予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学习技能的要求是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适当提高速度。坚持先对后快的原则。8、研究和编写导学案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之一。9、在课改初期,可以在自学提纲的基础上,加入导学内容,代替导学案。四、关于展示1、什么是展示展示就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导学案里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并将自己或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检验其自学的效果如何。2、课堂展示类型⑴组内小展示。由小组长组织在组内进行的展示,展示对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并由小组“国培计划(2014)”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二次培训讲稿长将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由学习组长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为班内大展示做好铺垫。⑵班内大展示一要有展示,二要有点评。展示时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展示时一般由B层、C层同学展示,由A层同学负责点评或拓展。教师要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调控。点评时,点评的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培二次培训--李永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