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治疗指南及新进展Page2主要内容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机制及常用药物介绍2.近年相关的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3.ESC2015指南针对NSTEMI提出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若干建议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组织专家对STEMI治疗指南中提出了若干新建议Page3磷脂酶花生四烯酸血管内皮损伤内源性ADP释放TXA2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粘附于内皮下胶原纤维VWF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GPbⅠ)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形成复合物(GPb/ⅡⅢa)纤维蛋白受体凝血酶系统血管收缩内源性5-HT多巴胺肾上腺素阿司匹林(—)潘生丁(—)Ⅱb/aⅢ(—)激活血小板血栓形成血小板膜磷脂阿司匹林(—)Page4抑制作用促进作用PGI2PGE1促进腺苷酸环化酶ATPcAMP5’AMPPDE西洛他唑Ca2+CaCa2+Ca贮藏颗粒释放ADP,5-羟色胺等膜磷脂花生四烯酸PGG2(H2)TXA2二次聚集诱导血小板聚集引起血管收缩血栓素合成酶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环氧化酶纤维蛋白原GPIIb/IIIa受体拮抗剂Page5Page6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2.氯吡格雷3.替格瑞洛4.替罗非班Page7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分类乙酰水杨酸类噻吩并吡啶类三唑嘧啶类作用机制抑制COX-1酶抑制ADPP2Y12受体抑制ADPP32Y12受体可逆性不可逆不可逆可逆激活前体药物,受代谢限制活性药物半衰期3-5h6h,活性代谢产物为30min7.2h,活性代谢产物为8.5h起效时间2-4h30min作用持续时间3-10天3-4天Page8CURRENT/OASIS7研究ACCOAST研究ATLANTIC研究PLATO研究TRILOGY研究PARIS登记注册研究DAPT研究SWEDEHEART研究近年相关的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Page9CURRENT/OASIS7研究Page10波立维:加倍剂量VS标准剂量主要结局和各单一终点Page11波立维:加倍剂量VS标准剂量主要结局:PCI患者Page12波立维:加倍剂量VS标准剂量PCI患者的主要结局有效性结局Page13波立维加倍剂量VS标准剂量确诊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冠脉造影证实)Page14波立维:加倍剂量VS标准剂量PCI亚组队列Page15波立维加倍剂量VS标准剂量出血(总体人群)Page16ASA剂量对比主要结局和出血Page17波立维:加倍剂量VS标准剂量与ASA析因对照Page18主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总体人群,使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与使用标准剂量相比,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4.2%对4.4%,P=0.37),但对于PCI人群,使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9%对4.5%,P=0.036)。PCI人群亚组分析显示,与使用标准剂量相比,使用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能使主要心血管时间率的相对风险显著降低15%,使支架血栓形成率相对风险显著降低42%。安全性方面,双倍剂量氯吡格雷仅导致轻微的CURRENT定义大出血增加,而TIMI大出血、致死性出血、颅内出血和冠脉旁路移植术相关出血方面与标准剂量治疗组无显著差异。ASA300-325mg和ASA75-100mg两个剂量组的有效性或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age19临床意义氯吡格雷剂量加倍(600mg/150mg*7天),可以比标准剂量(300mg/75mg)进一步显著降低PCI患者支架血栓(RRR42%)和心血管事件(RRR15%)的风险。对于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每1000人使用波立维加倍剂量(600mg/150mg*7天)7天,可以进一步预防6例心梗和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仅增加3例严重出血,但不增加致死性出血、颅内出血、CABG相关出血或TIMI大出血未行PCI治疗的患者应持续使用波立维标准剂量方案。Page20ACCOAST研究入选4033例NSTE-ASC患者预处理组(造影前给予普拉格雷30mg)对照组(造影前给予安慰剂行PCI前再给予普拉格雷30mg随机分组并行冠脉造影后续噻吩并吡啶类药物的使用由研究者自由裁定后续噻吩并吡啶类药物的使用由研究者自由裁定行PCI前给予普拉格雷60mg造影提示行PCI造影提示CABG或药物治疗造影提示行PCIPage21ACCOAST研究——终点事件Page22ACCOAST研究——终点事件Page23ACCOAST研究——终点事件Page24ACCOAST研究——出血事件Page25ACCOAST研究——出血事件Page26ACCOAST研究——出血事件Page27ACCOAST研究——出血事件Page28主要结果1.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10.0%对9.8%,P=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