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沙包》教案授课教师:李文静教学内容:1、投掷沙包(投远、投高)2、游戏:炸暗堡授课对象:三年级五班(49人)授课时间:2014年11月5日教具:田径场、沙包每人一个、汽球20个、体操垫4块、锥形桶12个、皮筋4根、口哨1把、音响1个一、教学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投掷及游戏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2、通过游戏使学生初步掌握投掷动作,体验运动乐趣,提高投掷能力。3、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并表现出良好的合作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投掷动作教学难点:投掷沙包时的出手角度、力量,以及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课堂常规;2、热身游戏:沙包接力3、徒手操、活动关节(二)基本部分1、沙包投高:打标志物汽球(悬挂)×4由远至近(降低学习难度)×4学生展示、教师展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并纠正动作。2、沙包投远:增加难度打标志物汽球(悬挂)×4由近至远(增加学习难度)×4学生展示、教师展示;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并纠正动作。3、游戏:炸暗堡(学生分四组进行游戏×2)游戏方法规则:听到教师哨声后学生起跑,穿越铁丝网至暗堡(放小塑料筐),把沙包投向暗堡,折返至下一个人,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获胜。(三)结束部分1、放松:学生跟音乐放松2、小结:总结本课的优、缺点3、下课。4、回收器材。课后反思:1、本课亮点: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力量差等身体素质情况)首先我运用一些新的教学器材(汽球、锥形桶、皮筋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利用游戏贯穿,在授课过程中采用降低难度和增加难度来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整节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收获非常大。2、本课缺点:在教学中少一徒手操环节,并且在调动队伍上不太娴熟。《掷沙包》说课本课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采用了教师语言描述、游戏练习、创设课堂情景,诱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说教材:本课教材我选用了投掷教材中的“掷沙包”。“掷沙包”教材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通过投掷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习掷沙包的方法,形成掷沙包的正确动作,提高掷沙包的能力。“持沙包掷高”“持沙包掷远”是按课程标准为导向,依据五个学习领域中“水平三”目标为标准,教师自主创编的游戏教材。通过教材的搭配,一是为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二是为能更好的达到学习领域中的五个目标;同时也为妥善处理学生练习中运动负荷与生理负荷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均得到良好发展。说教法、学法:本课的主要内容“掷沙包”。结合教材内容以“掷沙包”为主线,“沙包”为主要教具,练习投掷动作,以游戏形式来解决教学重点,层层递进,并以此制定相关的教学流程。在各个内容中分别采用了集体、自由分散和自由结合、分组等组织手段,创设轻松、欢乐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玩中乐、玩中学、玩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按照教学的形式,采用自主学习手段,以直观式、诱导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模仿,从教师的讲解到学生自主练习,逐渐增加练习的难度。学法上采用小群体分散练习形式,加上教师的共同参与,提倡互助互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不断讲解和示范,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和能力强的学生的作用,使学生互帮互学,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掌握动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协助的优良品质。说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1、组织教学①体育委员整队。②师生问好。③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这样的安排是为了尽快进入课堂状态,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活动,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2、准备活动①游戏“沙包接力”②徒手操(集体练习)集中学生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