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课题的几点认识0推荐一、什么是“个人课题”1.“个人课题”的定义。“个人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相对于过去的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和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个人课题”的特征就是“问题性”(针对问题的研究)、“专业性”(旨在专业的发展)、“主体性”(教师自主的研究)、“灵活性”(适合教师的研究)。2.“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集体课题”当然有“集体课题”的优势:群策群力,才智互补,通力合作;解决学校重大问题,支撑学校办学目标,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等。但是,“集体课题”也有相对不足之处:协调困难,相互牵制的现象严重;课题研究缺乏教师针对性,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没有太多的作用;参与程度不高,经常是培养了几个“笔杆子”。“个人课题”的产生正是建立在对于“集体课题”缺陷的批评的基础之上,更是针对着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也是责任主体,具有灵活性,方便调整和选择,有利于行动研究;特别是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3.“个人课题”的品质。台州市的“个人课题”是高品质课题。台州市的“个人课题”,是经台州市教科所规划立项的课题,带有行政性。其次,它是高级别课题。台州市的“个人课题”不是学校课题,也不是区县级课题,而是台州市的市级课题。第三,它是高回报课题。“个人课题”要求写出研究报告,并可以结合课题研究写出一篇相关论文,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课题主持人可以获得结题证书,而撰写的论文也可以参加教科系统的论文评比。根据台州市教科所文件,台州市的个人课题将会委托给各基础教育项目研究基地来管理指导,我们学校也正是台州市基础教育项目研究基地之一,因而大家的课题能够得到更加直接和具体的指导。二、为什么做“个人课题”1.解决教师教育教学问题。大家都知道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也常说“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也有确实有一些学校和部分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有了相当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广大学校和许多教师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收益。原因何在?在于我们的教育科研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我们基层学校做了高等院校的科研课题,我们的一线教师从事了大学教授的研究工作,我们“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还累得要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教学问题和德育问题,需要尽快解决,而学校的集体课题针对的是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常常是宏观的或者中观的,并不能解决个人遇到的问题。因此,“个人课题”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才是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2.支撑学校集体课题研究。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集中优势力量研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用课题研究来支撑学校的办学目标,用课题研究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用课题研究来烘托科研气氛,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二是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前者针对的是学校,后者针对的是教师个人。方向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是说二者没有任何联系,相反,经过认真的设计,二者不仅可以相关,而且可以紧密联系。我们既不能只做集体课题,也不能只做“个人课题”,学校的发展为教师发展铺平道路,教师发展有支撑学校发展。因此,把教师的“个人课题”和学校的集体课题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3.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个人课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学科性强,几乎所有课题都是学科教学的课题,涉及所有学科。二是青年教师多,因为课题负责人没有了资格限制,于是青年教师对于“个人课题”情有独钟,他们积极参与“个人课题”研讨交流活动,争上研究课,争做交流发言,争取分享演说,并积极与专家对话,场面令人感动。从成果评审看,大多数“个人课题”承担者都按照要求上交论文和研究报告,质量上乘。因此,“个人课题”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专业化成长,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