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语文作业中的窍门批改作业是小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批改作业的方式用得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用得不好,也会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在三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情感的功能。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我以关注的目光鼓励和期待的眼神来看待学生作业中的不足,努力使批阅作业成为师生情感联系的桥梁,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我的具体做法如下:1、星级打分――“星”光灿烂依据语文作业的批改方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作业批改中,我十分重视“”★的作用,以此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我用一“”★表示正确,用二“”★表示清楚,用三“”★表示较整洁,用四“”★表示整洁,用五“”★表示漂亮。即使学生的作业出现错误,也不全盘否定,,允许学生订正后再打“√”。学生订正后的作业,只要写得清楚、漂亮、仍旧可得五“”★。而对于有进步的学生,我常在作业本上加“”★鼓励。这样一来,每次作业都十分认真,那些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作业质量。2、用“?”代替“”――╳绝处逢生批改作业时,正确的打“√”号,“√”号左右相连,似前进的帆船;上下相接,如进取的阶梯。而“”╳号呢,像双面剪刀,将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剪”去不少。所以,错误的,我用“?”代替“”╳,效果十分显著。若发现学生整道题的答案不对或出现的错处较多,我就在这题上画个大问号;若只是个别的地方写错了,我就在出现问题的位置上画个小问号,订正对了,就沿着原来的“?”顺势勾成“√”,这个别具一格的“√”饱含着对学生的鼓励、赞扬、提醒、肯定。假如学生仍没正确订正,那个问号就会一直留在作业本上,似乎在启发学生耐心思考,等待他们给它一个满意的答案,批改作业用“?”代替“”╳,再让“?”变成“√”,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们养成认真检查作业、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其次可采用笑脸、等级或其他印章等代替分数。3、做好作业记录教师在面批学生作业时发现的典型情况应即时记录,以便个别辅导更有针对性。如果批改后不即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改正,长久就会导致产生部分学困生。隆昌学校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在每次作业批改中都能做好作业批改记录。针对作业情况记录表,及时发现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错误,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这正是分析自己教学成败的切入口,以更好地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总之,批改作业既是教师繁重而细致的教学任务,也是教师责任心和爱心的试金石。我们应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作业,应在多角度的审视中,关注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飞扬的个性和成功的体验;以“蹲”下身去,用尊重、欣赏的心态去面对批改,你就会心存感动,愉悦身心,就会从批改的劳累走向批改的享受,进入“你是快乐的,我也是幸福的”美妙的批改境界!西曲沟小学王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