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白鹭白鹭在诗人郭沫若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因此写了这篇散文来赞美它。晓雪又是怎样评论《白鹭》呢?质疑作者介绍晓雪:1935年生,原名杨文翰,白族,云南大理市喜洲人。著作有诗人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诗集《祖国的春天》,诗论文集《浅谈集》,散文集《雪与雕梅》等20余种。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作者介绍郭沫若作者介绍理清文章结构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2):介绍散文的特点及各种风格的散文。第二部分(3—7):认为《白鹭》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好散文。朗读课文,探讨:1、找出文中对《白鹭》评价的语句。①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及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②《白鹭》就是一篇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朗读课文,探讨:2、文章结尾处“韵在骨子里”是什么意思?“韵在骨子里”指白鹭的美是由内而外的,看了叫人回味无穷的,不易被人发现的美,它的美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人。朗读课文,探讨: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品读下面的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品读下面的句子推荐阅读郭沫若散文:《梦与现实》《路畔的蔷薇》《山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