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VIP免费

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_第1页
1/2
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_第2页
2/2
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最近,我认认真真的读了一本书——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著作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完这本书不由得感到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并非这本书有多重,而是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着实让人感到身为教师的我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真是任重道远啊。让我深深地感到习惯的养成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道理。记得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惯而来。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真知灼见: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人、成功的重要性。是的,正如这本书封面鼎页的一行小字“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多么深刻的语言啊,一读再读,一品再品。整本书共分8个章节来编辑编辑阐述,有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内容,途径及方法,有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培训,篇末还附以养成教育内容序列化方案。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习惯成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让我很高兴自己平时教育孩子和学生时总是有意识地教给他们正确的语言、行为和思维,特别是每逢与家长交流时总是要求家多鼓励孩子自己来学习。通过读此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一旦形成,当然是好习惯,那会终生受益。通过本书我们知道了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自然的。如果养成了不第1页共2页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由此让我很高兴在平时教育学生时总是给他们正确的语言、行为和思维。而从学生一入学我就开始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很多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教育无小节。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老师应该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每个老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育的方法种种,在这本书中可谓包罗万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训练法、言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等等。至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作为重点看了好多遍,文中提到的妙招我就想一开学就在学生身上试试的冲动。读书真好,即学即用,如获至宝,相信我会将这本书长伴左右,因为书中的理论需要与我的实践相摩登,因为书中的方法需要借鉴,因为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因为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让人终身受益啊。吴燕翔2011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