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了解《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2、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对人物的评价二、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对人物的评价三、教学难点对人物的评价要结合历史背景来评价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小说的有关知识1、小说的三要素是:、和。2、人物描写分为:、、、和。3、环境描写又分描写和描写。(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作者,代小说家。是我国第一部小说。描写时历史故事。(三)拼音庖()官夏侯惇()收讫()主簿()山麓()谮()言麾()下绰()刀(四)课文理解1、本文一共写了几件事,请概括出来→→→→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教答案事件2、在每件事件的最后,请找出曹操对杨修的态度的词语→→→→→→1(五)评价人物1、从曹操对杨修的态度变化和他的行动中,请对他作出评价:(用词语表述)2、评价杨修:(六)拓展你认为杨修该死吗?理由是什么?五、板书六、作业完成练习册第18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描写方法及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2.学会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重难点:如何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回顾前节课的内容2二.《杨修之死》中的曹操形象分析阅读《杨修之死》下面文段,回答以下题目①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晓其意。修曰:“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再筑墙围,改造停当,又请操观之。操大喜,问曰:“谁知吾意?”左右曰:“杨修也。”操虽称美,心甚忌之。②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操虽喜笑,而心恶之。③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结合上面文段中的人物描写,说说文段中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1)从语句的描写中,我觉得曹操具有性格。(2)从语句的描写中,我觉得曹操具有性格。(3)从语句的描写中,我觉得曹操具有性格。……所以,我觉得曹操是个的人。三.拓展阅读训练阅读《父亲进城送梨》,回答以下题目父亲进城送梨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