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第九课爱国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历史上知名的爱国人士,学习他们报效祖国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爱国故事,感受爱国情怀,指导自己的爱国行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明确肩负的爱国责任。概念解读:爱国:热爱自己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确定了是中国的公民,国家有义务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每一个人也有责任维护国家的利益和荣誉。我们要做到思想上爱国,行动上护国。文字拼音笔顺笔画数字体演变小篆隶书楷书爱ài国gūo资料链接:资料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老师们、同学们:很高兴在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来到学校。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一个多世纪来,北京大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北京大学是一所享誉中外的高等学府,长期以来聚集了一大批学术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借此机会,我给老师和同学们提几点希望。第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北京大学师生满怀“以天下为己任”的赤诚,与全国人民一起投身民族振兴的伟业,形成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今天大力弘扬这一光荣传统,就是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要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矢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第二,要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第三,要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大学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重要阵地。第四,要积极培育优良校风。校风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形象一流大学应该有一流校风。想一想:胡锦涛总书记对同学们提出的四点希望中,为什么要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摆在第一的位置?图为胡锦涛在学校图书馆了解学生上网检索资料的情况。资料二、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2.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6.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7.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8.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故事分享屈原——负石而投河,行之难为者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屈原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yǐng)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