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241《《论语论语》》八则八则马琴银川十二中马琴银川十二中24/12/242教学目标11、了解有关常识。、了解有关常识。22、准确朗读课文。、准确朗读课文。33、理解重点词并翻译。、理解重点词并翻译。44、背诵会默。、背诵会默。24/12/2451“信”(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2“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3“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24/12/246““子曰”是什么意思?子曰”是什么意思?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在这里指孔子。在这里指孔子。曰曰::((yuēyuē))说说24/12/247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愉快,高兴返回志同道合的人知道,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却理解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不亦不亦…………乎?”译作“不也是乎?”译作“不也是…………吗?”吗?”yùnyuè24/12/248第一则译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学习并且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而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而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的人吗?24/12/249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只有按时温习,才能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朋友一起探讨问题,才能集思广益;与朋友探讨问题,其中也有无限的乐趣。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才能,不是为了夸耀,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德时,不应该怨恨,这才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应有的态度。下一则返回24/12/24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2、下一则返回24/12/2411第二则译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矣。”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复旧课,领悟新知。24/12/2412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疲倦下一则返回wǎngdài死读书,死记硬背死读书,死记硬背认真学习认真学习思考,动脑筋思考,动脑筋空想空想24/12/2413第三则译文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殆。””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精神疲倦无所得。精神疲倦无所得。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24/12/2414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导教诲通“汝”你下一则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是这真知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译作“也”译作“…………是是……”……”返回huìrǔ24/12/2415第四则译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子路,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度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知与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的正确态度。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老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24/12/241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以何,为什么叫做聪明以……为耻=以是,因此5、下一则返回24/12/2417第五则译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