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教学设计大峪五小赵丽丽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补充内容129页至130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举例、假设法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一、直接导入(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师生共同理解讨论题目的含义?请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达题目意思: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探索新知1、化难为易——列举法(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同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兔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鸡876543210兔012345678脚161820222426283032师:同学们的探索精神和方法都很好,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成功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不过这种方法来解决原题,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更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方程法)是的,我们学过了方程,可以解决。这在新教材中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没有学过方程怎么办?2、重点学习——假设法课本自学,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吗?如果8只都是鸡,则一共只有16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少10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2条腿。一共多了10条腿,于是兔就有10÷2=5(只),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方法一:假设8只都是鸡,那么兔有:(26-8×2)÷(4-2)=5(只)鸡有8-5=3(只)同样如果8只都是兔,则一共只有32条腿这样就比26条腿多6条腿,这是因为实际每只鸡比每只兔子少2条腿。一共多了6条腿,于是鸡就有6÷2=3(只),所以我们还可以这样去想:方法二:我们还可以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独立完成。3、方法介绍——抬腿法假设鸡兔懂得人类的语言,比较听话,抬腿法介绍。4、小结:方法总结,列举法是最基础的方法,方程法思维简单,假设法简洁。还可以探讨其他方法。三、总结练习1、鸡兔同笼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为什么来研究呢?这只是一个模型,总结板书课题。2、中国到外国,引入日本龟鹤算练习,131页做一做。3、古代到现代,引入鬼子和狗的练习,抗日战争中的歌谣中的数学问题。4、我们今天学习了鸡兔同笼问题,发现这类问题可以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假设的方法。可以先假设都是同一种事物(换成另一种事物),再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进行修正、推算。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呀!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肯于动脑,勤于思考,使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越学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