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扪心三问心得体1VIP免费

扪心三问心得体1_第1页
1/2
扪心三问心得体1_第2页
2/2
扪心三问心得体1“扪心三问”心得体会我市要求干部经常“扪心三问”。一问我为党和人民做了什么;二问党和人民给了我什么;三问我为邵阳发展做了什么。“三问”看似平常之举,但问出了干部的工作态度,问出了干部的工作品行,问出了干部的工作责任。通过“扪心三问”,我对本职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就“扪心三问”谈一些我个人浅薄的认识。“扪心三问”是一种态度,一种感情。“扪心三问”,能问出党和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在我们的社会里,地不分南北东西,人不论男女老幼,活不论高低贵贱,如果都能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讲话,为老百姓操劳,真正把人民群众的事作为头等大事,这不仅是一种为官的姿态,更是对待老百姓的一往情深。对待群众的困难,无论职务高低,只要一旦有了感情,“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就一定能想出办法,就一定能改善民生。“扪心三问”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行。“三问”的内容都直接关系干部为官的宗旨,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我要摆正群众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断提高为群众办事的能力,而且跟踪问效,不仅“说”得好,还要追求“做”得具体到位,“三问”本身就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领导品行。思想境界和品行是领导干部立身为官的基本要求,没有品行的人,经常关心的是别人欠自己的什么什么,结果常常考虑的就是如何去索取;品行和思想境界高尚的人,不但会关心自己,注重个性发展,而且更会关心他人、社会和国家,结果必然是老百姓全心拥戴的人。“扪心三问”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三问”从公仆的宗旨、为民解困的办法以及结果,一一亮了底牌。这一个个“底牌”,像一个个鲜活的音符,谱写出雄壮感人的责任旋律,响彻在群众周围,使人们深深感到,领导干部确实在用真劲、真诚履行和实践着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种责任要求我们经常第1页共2页走向基层,到群众中去,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民生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准备出台的政策办法,老百姓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这种责任,还表现在民在“心”中的负重感,“欠”了老百姓一点点,就吃不下,睡不着,群众的利益就是一片天。我深刻体会到,经常“扪心三问”,就会“问”出领导干部的新形象,“问”出干群之间的新感情。把“问”后的问题多解决一些,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扪心三问心得体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