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陈燕《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心得5篇VIP免费

陈燕《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心得5篇_第1页
1/3
陈燕《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心得5篇_第2页
2/3
陈燕《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心得5篇_第3页
3/3
陈燕《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心得5篇《传统文化与教师素养》的学习心得陆集中学吴小燕2015年5月23日上午,彭城书院院长、文化学者汉风先生应邀到宿迁,为宿豫区所有学校的教师做了题为《传统文化与教师素养》精彩报告。听了他的报告,感受颇深。报告中,汉风先生详细介绍了《弟子规》、《论语》等传统名著的由来、核心内容及当代价值,论述了如何从《弟子规》、《论语》中汲取营养,修身求道,教书育人,正己化人。汉风先生说学而时习之的正确意思是: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现代人都误以为是: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并且能从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不也是很令人快乐的事情吗。所以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学校做作业,学习,回家还是做作业学习。所以现在的孩子都被教育成了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弟子规》里面提到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应顺承。”这样的话,是用来付诸实践才有用的,否则你就是喊孩子背一亿遍也是无用的。儒家文化的价值,论述了如何从儒家文化修身与治世的思想中汲取营养,提升个人素养,温暖世道人心。《道德经》之人伦之道。父子、夫妇、长幼、君臣、友信,人在五伦之内,神仙圣贤君子俗人小人罪人,出了五伦就是乱伦。比如杨贵妃、武则天等都先后跟了父亲和儿子。这严格来说就是乱伦。又比如有小叔子看上嫂嫂,小姨子爱上姐夫,这些都是乱伦,只是现代人开放了,认为没啥。自然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生长得按特定规律,否则乱了道,就不是原本的它了。比如以前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古人的早睡是7点,早起也是7点,能休息12个小时,六个时辰,定是身体倍棒。现在人都是晚睡晚起,晚睡是11点以后入睡,晚起是睡到自然醒。同样睡六个时辰十二小时,肯定不如古人的早睡早起精神好。这就是违背了自然之道。第1页共3页汉风先生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深刻的思想以及对经典理念独特的见解赢得了现场听众由衷的赞叹,许多人称赞这次报告给大家打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他带给大家的是一场感觉全新的讲座。报告在不绝如缕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汉风先生还在讲学中倡导教师开阔胸怀,拓宽视野,用担当道义的理念来教学生。“一个人的胸襟有多大,事业才会有多大”——汉风先生如是说。有个学校的校长跟他交流,周边学校都用点名机,指纹机或者刷脸机给老师点名。他也想,但是又怕不合适,不用吧,总有老师会迟到。问先生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先生说:打卡、签到、按指纹甚至更过分的刷脸,都是背道而驰的,只会让老师们心生怨闷。应该换个思路:比如校长带着领导班子每天早上提前到学校门口排队迎接老师们的到来,不出一个月准保没人迟到。不是被吓到了,而是被感动到了。汉风先生还说: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要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做好老师要扎实、学识,要想做智慧型教师,各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做好老师就不要想发财,能吃饱即可,想发财就去做生意吧。汉风先生在讲学中洋溢出来的高洁人格、深刻思想以及谦卑之姿态,高屋建瓴的观点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赤诚与热爱,感染了现场所有的听众。报告过程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报告结束后,很多听众迫不及待的走到汉风先生面前,请教交流。大家纷纷表示,这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同时对汉风先生百忙之中前来讲学表示敬意。汉风先生还对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让这个社会的孩子能够更好的健康成长。汉风先生认为孩子不用管,全靠德行感。教育不能用语言完成,应该以身作则。一个家长自己把鞋子乱扔乱放,还每次都让孩子摆放整齐,可能吗。说一亿次都没用。家长从来不排队,他带大的孩子能不学他吗。他的孩子可能去排队吗。就算去了,也会不服气,凭啥我去做,你们都不呢。一些家长在等直行绿灯的时候,让孩子下车去路对面的学第2页共3页校上课,孩子长大了还能指望他遵守交通规则吗。家长去旅游的时候总是随地大小便,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还会叫孩子不许随地大小便给他丢人,孩子会做到吗。果断会跟家长一样不文明吧。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陈燕《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心得5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