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心得个人实习心得还记得当得知本学期要进行生产实习时,我心里无比的激动。我满心欢喜的投入到了生产实习中,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便在中外建工程设计与顾问有限公司度过了十几周。在离开单位返回学校之后,回忆实习的每一天,感受颇多,以下便是我的心得。生产实习中我跟随了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并参与了其中的若干个环节,如投标、调查基地、设计构思、画施工图等。经历了这次项目我深深地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经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我认为很重要的方面,在生产实习中却是被一笔带过。我认为单方面自由性很强的却会因考虑到与其他专业的配合而变得捉襟见肘,难以处理。院长向我推荐了《广义建筑学》—吴良镛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个方面对建筑专业有了新的定位。在建筑设计商品化的社会,设计节奏非常快。项目按计划一步步紧密进行。实习过程中我感觉我的速度过慢,有待继续加强。就调查基地,我觉得他十分重要。一个设计项目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在给定的用地上,设计之前不调查现场怎么下笔呢。何况现场不是孤立的一块地皮,设计者必须亲临现场对它有一个切身的感受才行。其次,做设计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创造一个形体让它站起来,并和周围所有环境要素和谐共处。此外,我觉得咨询业主是十分重要的。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我们没有与业主随时随刻保持联系,导致建筑风格总是不符合业主要求。我认为建筑师的工作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毕竟是为人而设计。要设计好,就必须了解业主的所有要求。再则,任务书制作者有的是专业人员,有的并非是专业人员,通读任务书并不能充分了解业主需求。而通过交谈可获取隐含信息。有些业主为了追求利益最大有些方面的要求可能会违反国家规范,这时就需要建筑设计者与业务交流寻求解决策略。在项目设计中我虽然也给出了一个初步方案,但由于考虑不够完善,没能入选。经过总结与反思,我有以下体会。在学第1页共5页校我们做的课程设计,老师鼓励我们大胆创新,而在设计院里设计首先应考虑实用、符合规范和造价。建筑设计应从结构、功能为本然后再考虑美观。设计师还应当融入个人特色,不应当千篇一律,设计者应当在各种限制条件下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适当发挥。在实习中通过对施工图的抄绘与设计,我了解到施工图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影响很大。接下来我们谈谈建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配合吧。实习期间,我发现一个普通的民用建筑设计,要求其项目负责人必须由一级注册建筑师或二级注册建筑师担任。当我对此有些疑问时,院长告诉我一个合格的注册建筑师,除了要精通本专业的建筑学,熟知建筑法规、建筑物理学、建筑经济学外,还要掌握施工设计、电气、热工、等基本知识。由于建筑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牵头的作用。建筑专业要走到前面,与其他专业相互依存,紧密配合。我顿时意识到一个优秀的建筑师的责任的重大。经过参与和观察,我就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进行了一些总结,有以下几点。一、与结构专业方面的配合要注意。结构基础形式影响建筑防水构造做法,底层框架结构要注意托墙梁的梁高(因为托墙梁比一般的梁高,特别是在楼梯设计中净高不够,梯段高2.7m时都易碰头)。结构梁的偏心和上翻对建筑造型和屋面排水的影响,建筑各种楼地面做法对结构标高相对降低多少。二、与给排水专业的配合要注意防火分区要结合消防给水形式,顶层消防给水环路对层高和吊顶影响,以及上下层消火栓位置和建筑门洞口要注意对应。三、与暖通专业的配合要了解工程项目的采暖通风方式和系统,采暖通风方式不同,对建筑层高、防火等要求也不一样。建筑专业进行房间平面功能布置时,要考虑到把对温度和湿度要求高的房间靠内布置,要求低的靠建筑物外围布置。工程项目如采用水冷中央空调,建筑专业要考虑到空调冷凝水管线找坡对走廊吊顶的影响。四、与电气专业的配合要了解电气设备用房对相邻用房的影响。消防联控、防火门位置、等级有无自动关闭。建筑物各部位的高度对建筑防雷的要求。第2页共5页建筑设计方法有许多种,如加法、减法等。这些方法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中运用十分广泛,各有千秋。但我认为从实践中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