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方能放“矢”——从《认识百分数》的几个教学片断谈创设情趣性学习资源的策略安徽省天长市铜城小学郭大鹏《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发情趣性学习资源在引导课堂教学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将其落实在实践教学中,也遇到了几种不好的倾向,主要体现在过分着眼于资源的情趣性,忽略了资源的目的性、有效性等。因此,在小学数学情趣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教学组织中,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有效的策略。下面就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98页《认识百分数》时的几个教学片断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一、创设的情趣资源要有现实性片断一:师: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节目呢?生:少儿频道、电影频道、体育频道……师:老师也特喜欢看体育频道,近期我全程关注了亚运会,并且对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队的金牌数进行了一个统计:1、初识百分数、读百分数:在这份信息中你是否看到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数?请你说一说。(预设学生会读这些百分数。)你知道这是什么数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百分数)请学生读出信息中的百分数。师:我们以前的课上从没有学过百分数,这个同学就能读准确了,真了不起。你们也能把这几个百分数准确地读给同桌听吗?2、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指名举例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百分数?指名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并读出这个百分数。师小结:同学们找到了各种不同的百分数。看来,百分数在生产、工作、生活中真是有着广泛的应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经过15天的角逐,共产生了476枚金牌,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选手们经过努力拼搏,获得了199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41.8%,相当于第15届亚运会中国金牌总数的120%。其中跳水与乒乓球项目,中国队囊括了所有的金牌,收获率100%。【反思: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实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寓托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所以,教学中要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使陌生的材料熟悉化,抽象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感到亲切和需要。本片断通过介绍亚运会的一些信息,呈现一些含有百分数的数据,把“百分数”这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事实。而且创设的情境具有现实性,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素材,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这样的学习活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二、创设的情趣资源要有启迪性片断二:课件展示:亚运会男篮领奖画面。师:这个场面你们熟悉吗?(熟悉)自豪吗?(自豪)师:老师有幸与两位特棒的篮球运动员进行了一次投篮比赛。引出郭老师与姚明、易建联投篮比赛的场景图。并出示比赛结果表:选手投中篮球次数郭老师17姚明13易建联14引导学生比较比赛结果。(生:教师胜了……)质疑:真的是老师胜了?(激发学生提出:最终结果要与投球的总次数联系起来。)选手投中篮球次数投篮总次数郭老师1750姚明1320易建联1425质疑:根据这张表,你认为我们三人谁的成绩最好呢?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全班汇报。(需算出谁投中的比率大一些)质疑: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你能直接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选手投中篮球次数投篮总次数投中篮球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郭老师175017/50姚明132013/20易建联142514/252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讨论比较几个分数大小的方法。生反馈:1、先把两个分数通分,再比较大小;2、化成小数,再比较;3、……师: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根据学生反馈板书:34/10065/10056/100追问:34/100表示哪两个数量比较?表示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生:34/100是投中篮球数与投篮总次数在比;生:表示投中篮球数是投篮总次数的34/100。引导学生尝试说一说65/100、56/100的实际含义。师:现在能很快看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了吗?师:像34/100、65/100、56/100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