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文化对儿童思维的影响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镇中心小学苗青电话:15096735159内容摘要:动画片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图形形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它对少年儿童的人际交往、生活观、价值观、印象形成、友情观、言语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卡通文化以其独特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当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为此,我们要通过卡通动画片给少年儿童以真善美的教育。然而,任何有理由在社会上存在的事物,必定是有利有弊的,教育的功能就在于用其利而避其弊。关键词:卡通儿童思维因势利导积极作用卡通一词是英文cartoon的音译,意为连环漫画、动画片。卡通形式的电脑游戏软件及有关的生活和文化用品是由卡通派生出来的。我国的卡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五六十年代诞生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三毛》系列漫画及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改编的连环画等,不仅深受孩子的喜爱,而且也深深地打动了成人。到了80年代中期,我国的卡通市场急速萧条下来。就在这个时期,外国的卡通以电视为主要媒介,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占去了孩子们大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空间。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抱怨:“这孩子,一天到晚都被电视里的动画片迷着,什么也不干……”不仅是电视,还有图书、玩具、服装甚至文具卡通全方位地进入了孩子们的生活。今天的孩子们置身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文化的迅速发展,多媒体的冲击,使得他们眼界大为开阔,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卡通作为科技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艺术,随之伴生了独特的卡通文化,其影响力已经不亚于游戏文化的影响力。1一、卡通文化影响儿童的行动思维。卡通,《辞海》里的注解为“动画影片”,我理解“动”就是动画片,“画”就是连环漫画,“影”就是电影,这几个方面是连为一体的。卡通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欧洲。在动画电影史上,法国的雷诺被尊为创始人。但动画片真正诞生始于1907年,以美国的勃拉克顿发明“逐格拍摄法”作为标志。中国动画电影的拓荒者是著名的万氏四兄弟,他们受聘“长城画片公司”,于1926年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动画片《纸人捣乱记》。该片主要讲的是躲在墨水瓶里的纸人偷偷从瓶子里溜出来,同正在写字的真人捣乱,弄得真人火冒三丈,其新奇效果当年轰动全国。目前市场上的卡通种类繁多,主要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卡通。日本卡通片在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起飞而迅速崛起。因环境及人文思想和中国相近,日本卡通片几乎每一部都风靡中国。日本卡通的特点:(1)日本民族的骨子里有一种危机意识。这种思想体现在长片《奥特曼》中。(2)日式英雄更多是依靠个人顽强的意志和战友间的紧密合作来赢得胜利,体现团队力量强大。卡通片也体现这种团体不屈的人文精神。(3)在大量动画片中加入日本人血液中顽强不屈的斗志和精神,不达目的决不罢休。(4)较贴近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宣扬青春期的“荷尔蒙”作用。因此,我们从各种报道中看到日本人的团结与上进,看到他们面队各种危机时的坚强意志,这一切不正是儿时教育得当的结果吗?美国卡通文化可以说是枝繁叶茂,形成了一个底蕴厚实的文化产业。概括起来则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大量的童趣片。如《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大多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人性化的笔触刻画动物明星的情趣生活,以夸张、幽默的手法让人捧腹大笑。卡通形象可爱,动作噱头十足。第二类是高科技科幻片。如《变形金刚》等,以出奇想像力,展现高科技的强大魅力。第三类是影院卡通大片,如《狮子王》、《人猿泰山》等。美国卡通的诙谐幽默,让儿童在成长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他们在困难面前不是灰心丧气,而是以乐观心态积极应对。甚至影响到成人,在我的班级里,看着孩子们模仿某一卡通形象,会让人忍俊不禁,心情亦为之大好。对于中国的动画片,依稀中我们还能回忆起事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天书奇谭》、《哪吒闹海》、《三个2和尚》、《山水情》……一大批经典的动画名作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这些作品曾经震动了当时整个世界.它们以其特有的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使中国动画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