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语文上册21、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望天门山》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写4个生字,背诵默写《望天门山》。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学习重点:背诵《望天门山》,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学习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到祖国的各地去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愿意吗?现在,我们先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去欣赏第一个景点——(出示课件:天门山)。谁知道天门山在哪里?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板书课题。“望”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从远处看)。出示本节学习目标(课件)二、检查自学1、第一步:(1)谈谈你对李白的了解。(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教师点拨: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2、检查生字(课件出示)三、课内导学第一步:(1)先读古诗,想一想哪些地方不明白?在借助字典、注释、插图自学古诗。(2)互相交流,把你看懂的和同学说一说,哪句不明白提出来,大家议一议。重点词:天门、楚江、中断(从中间断开)、开(通)、至此回(在这里改变方向)(3)学生说说本诗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第一句: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第二句: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第三句: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第四句: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描绘的画面。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结合画面讲述。第二步:(1)再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能体会多少就体会多少,教师适当点拨)(2)交流第三步:(1)补充资料,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先自由读,再读给全班听。(2)背诵这首诗。第四步: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4个生字组词。2、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3、老师指导书写并示范:“断”、“楚”上面的“林”要写的扁一些。四、总结。五、作业。1.默写《望天门山》六、课堂检测(题纸)。板书设计:楚江开望天门山碧水回雄奇、秀丽青山出孤帆来课堂检测年级:————姓名:————————一、我会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的新字,再组词。瓜—()—()凡—()—()二、我会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天门中断楚江开()A、断开B、断绝C、戒除D、判断两岸青山相对出()A、跟“进”相对B来到C、往外拿D、耸出三、我会填《望天门山》的作者是()代诗人(),字太白,号()。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四、我会背诵课堂检测年级:————姓名:————————一、我会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的新字,再组词。瓜—()—()凡—()—()二、我会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天门中断楚江开()A、断开B、断绝C、戒除D、判断两岸青山相对出()A、跟“进”相对B来到C、往外拿D、耸出三、我会填《望天门山》的作者是()代诗人(),字太白,号()。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四、我会背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2、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学习重点: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学习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请大家一起背一背。2、这节课我们将随另一首诗去领略另一处迷人风光。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请自由读古诗,在读的同时用铅笔勾出生字,多读几遍。2、找一找本诗中和水有关的字,想想它们都是什么意思3、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最快。4、全班交流思考的结果。(说得好的教师给予表扬,同时重复强调,让生加深印象。“妆”是翘舌音,加一加:丬+女。亦是整体认读音节)5、对生字进行扩词训练。三、学习古诗。1、对苏轼进行简要介绍。2、第一步:1)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