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自读目标: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课文讲的是谁的故事?他是什么时期的哪国人?3、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按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请你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叙述)生字学习略辩奉违磅拴省略辩论信奉违背一磅拴住lűèbiànfèngwéibàngshuān拖释宣萨妄执拖住解释宣布拉萨胆大妄为固执tuōxuānsàwàngzhíshì我会读:辩论寻常解答信奉怀疑责备违背曾经疑问拖住事实结论解释试验证明的确教授宣布斜塔固执惊讶呼喊哲学家忍不住不容更改胆大妄为理解词语哲学家:哲,有智慧,或有智慧的人。哲学家,是研究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对各种问题怎样正确处理的学问的专家。教授:授,传授,如授课。教授是大学里职务最高的教师。违背:胆大妄为:违,不依从。违反、不遵照的意思。妄,不是分内的,胡乱的。胆子大得不管不顾,胡作非为。信奉:信仰并崇奉。宣布:固执:磅:宣,公开出来。正式告诉大家。执,掌握。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英国和美国用的重量单位,一磅合453.6克,不足一斤。1564年2月15日生于意大利比萨,卒于1642年1月8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亚里斯多德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研读背景,感知人物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不要违背人类的真理.不能违背人类的真理.不可以违背人类的真理.默读目标:1、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文中写出自己的感受。2、你觉得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1、伽利略是一个()科学家。善于思考的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25岁时就对亚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人们的眼里是真理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善于思考。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亚里士多德这句话说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关系,物体越(),落下的速度越()。有重快伽利略的思考过程: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的快。两个铁球同时着地1+10慢于10两个铁球同时着地1+10快于10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慢快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铁球往下落的与铁球的没有关系。说错了同时着地速度轻重课文感知2、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在当时,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公开证实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两个铁球同时着地3、伽利略是一个()的科学家。勇敢面对人们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课文感知两个铁球重的先着地产生疑问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反复试验公开试验试验成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试验前试验后态度变化思想变化胆大妄为、固执,会让他丢尽脸忍不住惊讶地叫了起来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真理明白: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小结: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对权威要尊重,但不应盲从,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怀疑也要讲科学,讲证据;坚持真理要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