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环节达到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的目标。1.简单回忆课文内容。2.提问:文章从哪个自然段开始写《月光曲》的创作的?3过渡:盲姑娘兄妹是《月光曲》最初的听众。贝多芬的美妙的琴声将他们带到怎样的境界?.自由读8、9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哪些句子写的是实实在在事物?(用“~~”画出)哪些句子是写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用“——”画出)4.抽学生汇报。5.皮鞋匠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月亮。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过渡:每首曲子都是有旋律的,比如《国歌》的旋律是雄壮高亢的,《月光曲》的旋律是怎样的呢?1.自由朗读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句话读出了《月光曲》的什么旋律呢?在文中做适当的批注。2.小组交流、汇报。3.月光曲的旋律是不是正如同学们所猜测的那样呢?大家闭上眼睛一起来倾听这首优美的月光曲。(课件播放《月光曲》,生欣赏)4.课件引导明确《月光曲》旋律,然后配乐朗读第九自然段。5.过渡:贝多芬的琴声把皮鞋匠带到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里,他陶醉了,我们再回到文中看看皮鞋匠的妹妹,她更陶醉在这美妙的琴声中!6.指名读有关的句子。1.谈话: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弄清《月光曲》的内容和旋律的?(引导总结出:课文兄妹联想的部分、听音乐)2.通过读去掉联想部分的课文引导体会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的好处。3.课件引导联想或想象课文的部分环节。4.课文总结:(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识了()的兄妹,()的贝多芬?(2)你还有哪些收获?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环境、内容,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2.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环境、内容,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时形态:标准课(40分钟)激趣导入理清写实与联想重点品读感受意境1.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后说说想到了什么。2.相机引出什么是联想和想象。“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运用迁移学会联想此环节达到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的目标。授课日期:2012.11.授课人:廖国庄班级:六(2)班课题:此环节达到预设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环境、内容”的目标。MS—E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