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师德魅力,塑幸福人生师德——一个被我们说了千年的话题。人们也用了太多的词语去描述对师德的理解:热烈燃烧的红烛、执着吐丝的春蚕、默默耕耘的黄牛、不断延伸的人梯……可是,我在从教15年后对师德有了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我认为师德是一种爱,一种温暖的力量,一种引领,一份信任的光芒!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体贴;是春泥护花,默默无闻的关怀!是人生的魅力,塑造幸福的人生!但是,师德不会因为华丽辞藻的描述而生动,也不会因为偶尔的师爱体现而闪光,它只会闪耀在不间断的付出中,闪耀在心甘情愿的奉献里!自从登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无私奉献和忘我付出,都成了不由自主的事情。记得我班的孙某某同学,在他上六年级的时候,母亲因无法忍受父亲的酗酒、打骂、懒惰而离开这个家。他也因为父亲的阻挠而选择退学。为了不让班里的孩子掉队,我往返四五次到他家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他的父亲碍于我们的情面,无可奈何只好同意孩子来上学,但条件是学生上学的费用一分也不拿,孩子的安全问题班主任全权负责。为了孩子,即使是这样,我也同意了。可我怎么也没想到,没过几天,这位很好面子的家长在一次酒后给我打来电话,从电话那头传来的不是感激,而是一句又一句不堪入耳的谩骂,其理由就是当初我们劝孩子来上学,我沉默了,拿着电话的手在颤抖,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在一滴一滴的流血。“为了孩子,咱不能计较”。春暖花开了,别的孩子都穿上了时髦的旅游鞋,而孙某某还穿着漏水的浑江鞋,我把我的旅游鞋给他换上,看到他缺本少笔,我总是给他买来;没有书,我就向专科给他老师要,虽然每次考试他都在给班级拉分,但我从未歧视他。在点点滴滴的日子里,我总是给他多于其他学生的爱,因为我从心里同情这个缺少爱和温暖的孩子。毕业那天,他给我买了个西瓜送到办公室,纸条上这样写着“这是我自己攒钱买的,谢谢你梁老师,虽然我不能给你考个高分让你高兴,但我就想给你买个西瓜,因为只有你和我奶奶对最我好。”捧着与往日不同的西瓜,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有感动、有喜悦,更多的是欣慰,因为我看到了孩子在成长。我心中油然而生的幸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件事激起了我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爱,让我们学会宽容。作为一名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便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个例子。王某是一个特别“不可爱”的孩子,父亲在外跑车,母亲又要照顾几个月大的妹妹,根本无暇照顾他。他最令人头痛的便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整天动这个碰那个,制造一些不安全事件;管不住自己的嘴,上课嘴巴不停地与周围的同学说这论那,严重影响了班里的课堂纪律。常常会有同学去我那里告状,而每次面对我的严厉批评或苦口婆心,他都是两眼一翻,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让人无可奈何。针对这一情况,我反复斟酌,做出了一个大胆地决定,由王某担任班里的纪律委员,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时,孩子眼里闪出一丝惊喜,随即又成了连连的否定,他觉得自己肯定管不好,我耐心的鼓励他,并教给他管好纪律的小窍门……在接下来的两周里,王某变了,上课不再左聊右侃了,不插别人话了;课下对同学们和气、友爱了;见到老师知道主动问好了;班里的纪律在他的带动下也有了好转。虽然他有时会管不住自己,有时会忍不住想说话,但同学们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他在努力,于是我便隔三差五地鼓励王某,并诚恳地指出他的毛病,教他怎样改正,就这样,他的心正一点点敞开,在王某同学的一篇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是个调皮生,爸爸妈妈常常批评我,他们说我太丢人,同学们也不喜欢跟我玩,他们越不跟我玩,我就越要招惹他们。只有梁老师相信我,还让我管班里的纪律,我一定努力管好自己,为刘老师争气!”看到这段话时,心里涌出一股暖流。是啊!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是情感的交流,是关怀与信任的合奏。有人说幸福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有人说幸福是来自朋友的牵挂,幸福源于一份充实的工作。也许,我无法用语言来诠释幸福的真谛,但我觉得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日日夜夜,拥有孩子们真诚的爱,便拥有着幸福。一些多年不见的朋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