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桥梁邓燕华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至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这样,教师不但对学生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有和家长交流沟通甚至其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多年班主任的实践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成功与否,一方面会通过老师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进而对师生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与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关系紧张,在老师和家长的矛盾冲突中,受损的是孩子的健康发展,教师因为学生缺乏成就和不良行为而抱怨其父母的倾向日趋突出;同样,许多父母因为孩子的学业和行为问题而不断抱怨老师,两者之间相互抱怨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与学生家长交往,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呢?一、加强自身修养,取得家长信任。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先受教育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最可贵的就是为人师表,勇于奉献。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感化学生的心灵,而且还通过学生作用于感化家庭和社会。在与家长的接触中,要始终要让家长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教师,是多么高尚的人(卢梭)”。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每一位家长的谈话中,始终能反映或体现我们老师对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把他的孩子交给你教育能令他感觉放心、安心。让家长非常信任你!记得我刚开始带现在这个班时,家长很不放心,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甚至有人把电话都打到了校长室:有的家长反映作业太多,有的家长要求增加题量,有的家长反映放学太晚,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这种七嘴八舌“支招”的现象已经杜绝,偶尔和家长通几次电话,交流的都是孩子们的近况,做到彼此心中有数,全程把握学生的情况。二、平等对待家长,树立公正形象。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班主任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班主任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班主任“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进而转化为对社会的失望,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信任尊重家长,做到胸襟开阔。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班主任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记得有一次我们班郑××家长和我说起本来她的女儿是很活泼开朗的,现在每天心事重重,是不是感觉学习压力太大。言下之意,是不是我们老师给了她女儿太大的压力。我没有出言辩驳,而是一方面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查找其原因所在。第二天,另一位家长告诉我:一位叫郑××的学生经常给她的女儿发短信,告诉她女儿她喜欢小学的一位同学,而那个小学的同学在其他学校。他们之间也通过信,但现在分手了。现在郑××喜欢我们班上1的一位男生,但不好意思表白,感觉非常苦恼。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马上打电话给郑××的妈妈。她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我的女儿这么大的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谈恋爱,老师会不会冤枉她了?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那作为家长也太没面子了,别人又会怎么看待她的女儿呢?我坦诚地跟她交谈了很长时间,一方面告诉她我会保守秘密以打消她思想上的顾虑,另一方面设身处地和她一起寻找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