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遇事要理智吴青海那件事已过去十余年了,但至今记忆犹新。那个课堂上发生的事时时告诫我:老师遇事要理智,小不忍则乱大谋。那节课上,我正在引导学生学习《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我给学生讲述了诗歌的写作背景之后,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全诗。我用眼光扫视了一下学生,发现了多数学生进入了我创设的教学情境,神情凝重,听得很专注。当我暗自得意时,忽然发现李小明心不在焉,猫着腰在桌兜里翻什么东西。我狠狠地剜了他一眼,他马上正襟危坐。在我讲到,我们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呼唤总理时,只听李小明咕噜了一句,“死了,再喊也活不过来!”。尽管声音不大,但我和同学们都听见了。同学们都看着我,我心中腾地升一股怒火,声音提高了八度,大喝一声:“李小明,你出去!”没想到李小明只是身体动了一下,竟没有出去的意思。此刻,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注视着我,我脑子里轰得一下,马上意识到李小明今天可能要顶撞我,怎么办?是停下讲解,与李小明公开较量,还是暂时避锋芒,以待课后算帐?片刻思考之后,我马上做出决定:不能将精心营造的教学氛围打破了。因此,我用低八度的声音说道:“小明同学,不想出去请坐好!”小明同学马上坐好,同学们紧张的心也平静下来,课堂又恢复了正常。课下,我也没急着找小明,我想让事情放一放,反正事情也放不坏。第二天,小明同学主动找我,对我说:“吴老师,你批评我吧!你这样不声不响的,我受不了!”小明主动承认错误,对自己的行为深表后悔,表示再也不扰乱课堂秩序了。全班学生对我的作法大加赞赏,认为我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仔细想一想,在这节课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但没有影响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扰乱课堂的小明同学又主动认错。假如在课堂上我不冷静,与李小明同学公开较量,小明很可能有更强烈的反抗行为,整个课堂秩序将被破坏无遗,那损失可就大了。从这个教育案例中,我认识到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发事件,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不可逞一时之强,那样会铸成大错。同时,我也认识到面对学生的过错,不妨宽容一点,给学生一个认错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我反省,这样“冷处理”会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