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困生辅导计划二年级(1)班数学一、指导思想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因此学困生辅导工作是可缺的一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我根据教育理论中“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实施特殊教育计划,分层教学,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学困生转优辅导工作。二、后进生名单及情况分析:1.、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精力不集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较差2、活泼好动,上课做小动作,作业不认真。3、父母,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习成绩也不够理想4、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不认真,且有时完不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5、聪明好动,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做小动作。三、转化措施:1、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目的性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3、和后进生谈心,从思想上树立信心,思想指导行动,进行自我转化。、更新观念、与时俱进。4、在课内,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有一些训练、发言的机会。5、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6、对学困生的缺点批评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7、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困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8、重视"学困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对在作业或考试中取得进步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必要时给予物质奖励。想办法让他们保持坚持不懈的努力状态。四、时间安排每天根据作业情况,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培优补差。总之,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大量的投入,有时候即使费尽心机,也可能收不到太大的效果。只要树立信心,坚持不懈,满腔热情的努力,紧跟时代的步伐,讲究转化策略,赋予真挚的爱,正确诱导,采取多层次立体式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使后进生乐学、爱学、善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