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知识点归类复习•一、“主体”、“主要”、“主导力量”类•二、“基本”类•三、“基础”类•四、“根本”类•五、“最”类•六、“集中”、“集中体现”类•七、“决定”类•八、“制度”类•九、“核心”、“中心”类•十、“关键”类•十一、“目的”、“目标”•十二、“原则”、“原因”类•十三、“前提”类•十四、“保证”、“保障”•十五、“重要”、“重点”类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4、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一、“主体”、“主要”、“主导力量”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①②③。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基本”类8、“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10、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1、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12、我国资源的基本状况: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4、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5、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P54-556、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7、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P80三、“基础”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7、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8、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四、“根本”类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10、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1、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14、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4、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7、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是:宪法。五、“最”类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