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东四路小学杜文莉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反思教师职业幸福感心得、反思宝鸡市渭滨区东四路小学杜文莉作为老师,有的人感到幸福;有的人感到不够幸福;有的人安贫乐道;有的人总抱怨教师的待遇不高,并由此而愤愤不平。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幸福建立在物质上,因为幸福是属于精神的。做老师,如果只谈教育,很有幸福感,因为每天和快乐的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也显得很“年轻”;但是,假若老拿自己的收入跟周围的人比,那绝对难过。古人云:“志以淡泊明,节从肥甘丧。”说的是一个人的气节情操只有在恬淡自在、清心寡欲中才能表现出来,而老跟人攀比会使人丧失气节,失去健康。我想这话很有道理。我不敢说教师职业一定幸福,特别是在目前的背景下,教师作为弱势群体,更不能轻言“幸福”二字。不过,想通了也就没事了,生活是靠自己的,一个人幸福与否,取决于自己,只有淡泊,才能明志。要想到:任何一种职业都有他的乐趣,也都有他的烦恼。当教师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只要你的心态平衡了,就有快乐,就有幸福感,真正的职业幸福感是源自内心的,幸福的本质是人对生活的满意感、和谐感。必要的物质待遇、工作条件是幸福生活的基本因素,但幸福作为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往往不是外求于物、而是内求于心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则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并能够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职业并不必然是幸福的,他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把与他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通过这次自测,我认为:一、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学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珍惜,不知道感激,有的老师也时常会抱怨。但事实上做小学教师,还是经常会有小小的感动的,因为,孩子懂得感恩,他们的点滴行为会让老师很满足。与成人之爱相比,学生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爱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过,得到学生爱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喜欢,因为“同学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来就喜欢学生、离开学生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学生交往是一种幸福的老师”。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一个热爱学生、尽心尽责、勇于进取的教师,必将从自己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中体验到巨大的幸福感。教师职业的报酬不只是物质上的,学生的学业进步、学生的道德成长、学生的个性萌发,以及以后为社会作出贡献,这些都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源泉。师生之间的精神交流、情感融通是任何其他职业所难以得到的享受。还有什么会比“桃李满天下”更让教师感到幸福呢!教育行为本身就是教育的乐趣和动力,就是对教育的最圆满的评价。因此,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不是蜡烛和春蚕,教育也不是牺牲,而是享受和创造。教师通过给予学生快乐并得到快乐而体验到职业幸福感。通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可以在劳动、创造和奉献中保持教育生命的鲜活和永生。二、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于学校。学校,是教师们相处的大家庭,也是成长的大环境。教师的幸福除了来源于学生之外,更来源于学校这个文化场。专业的发展、领导的器重、同事的信任、同伴的互助等能充分获得,也便决定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正确定位,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准确判断,以及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在挑战的舞台上,有愉悦的心情,有感恩的心态,展示的便是充满幸福的微笑。我们教师集体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优良的学校氛围。同行之间以赏识为前提。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人都有闪光点也都有瑕疵。我们的领导积极利用机会带头真诚赏识教师的所长,无论人前背后都一如既往,同时,积极鼓励教师赞美其所长,严肃制止背后揭人之短的现象,对于教师存在的问题,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和真诚诚恳的态度,使教师以良好的心态真正接受,正视缺陷,不感到沮丧失望。学校以“赏识”为指导,以“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赋予原来庆祝节假日各种联谊会、座谈会、茶话会、旅游等活动以全新的内涵,有重点地安排教师与学生活动,教师与家长活动,教师与教师活动,在活动中,在彼此敞亮、赏识中,教师感受学生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