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整合活动《11只猫做苦工》济源实验幼儿园倪蕊蕊[设计意图]社会规则是约束每个人言行的道德准绳,在它的面前望而却步绝不是懦弱、胆怯,而恰恰是讲文明有教养的表现。可是,儿童天生活泼好动,加上缺乏生活经验,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喜欢莽撞行事,总认为什么都“没关系”《11只猫做苦工》这么一个轻松的故事,所有的人看到都是很开心,而让孩子轻松地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它没有任何说教意味,不露丝毫训导痕迹,而是巧妙地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这个“核”碾得细细的、碎碎的,然后揉进充满“游戏精神”的故事之中,让孩子自己慢慢去咀嚼、玩味。【活动目标】1、懂得故事蕴含的道理,感受生活中规则的重要。2、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标志。3、能说出生活中的一些规则。【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1、观察封面,理解书名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看故事书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书。看!封面上有谁?它们要去干什么?再看看书名叫什么?什么叫做苦工?2、小结并设疑:好奇怪!为什么愉快的旅游会变成做苦工呢?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1.、逐幅观察并理解书的前段(小猫一路不守规则——钻入怪兽的圈套。)重点引导理解“禁止”第1页:重点引导理解“禁止”的意思提问:小猫们走啊走,看见一片开满鲜花的花园。它们第一个反应什么?“禁止采摘”是什么意思?教师小结并过渡:禁止就是不行!不能!不可以!不允许!小猫会采花吗?第2页:重点观察:猫队长的动作神态提问:谁是与众不同的?猫队长的动作和神态好象在说什么?突出“人人都采花戴花”采花、第3页:突出“人人都采花、戴花”的趣味性提问:结果怎样呢?教师:花儿好看我不摘,结果每人摘了一朵戴在头上。第4-6页:提问:“危险,禁止过桥”“禁止攀爬树木”这个禁止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小猫会怎么做?第7页:提问:小猫都低下头看什么?纸条上写着什么?小猫们这次会进去吗?为什么这么肯定?如果进去了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第8页:以夸张的语气帮助幼儿感知一路不守规则遭遇的后果提问:小猫到哪里去了?怪兽要把11只小猫抓住干什么?提问:小猫们的苦日子开始了,你们看它们现在干什么?它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小猫们会一直甘心就这样做苦工吗?提示:大怪兽那——么大,小猫那——么小,请小朋友帮小猫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智取怪兽、脱离苦海?看故事的中段,揭示小猫智取怪兽脱离苦海的方法。第12-15页: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前后表情的变化提问:小猫们用什么办法打败了怪兽?小结:小猫们很聪明,以牙还牙、用怪兽的办法打败了怪兽。第16页:猜测故事结尾提问:回家的路上它们又一次面临考验“禁止穿行”它们会怎么做呢?为什么?如果不横穿马路,那应该走哪里?(迁移生活经验)第17页:揭示故事结尾。三、经验提升过渡语:这本书有意思吗?我们一起跟着小猫经历了一次惊险又刺激的旅游,到了很多地方,经历了很多事。提问:现在你们明白了吗?为什么愉快的旅游变成了做苦工?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么样?四、出示标志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规则,要求大家自觉遵守,在公共场所里遵守。还会有一些标志,提醒大家遵守。依次出现图书馆、旅游区、小河边、路口等,认识标志。五、说一说生活中的讲规则的事情。如吃饭、上楼梯等六、游戏《找国王》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把绘本与社会进行整合,通过故事让孩子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我脱离了逐页观察的形式,而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故事分成了几段,整体观察几幅画面并进行讲述,引导幼儿了解小猫们做苦工受了教训,运用聪明的头脑逃了出来,后来再也不违反规则了。就是这么一个轻松的故事,所有的人看到都是很开心,而让孩子轻松地认识到了规则的重要。然后让孩子讲一讲生活中的规则,最后在规则游戏《找国王》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