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多想去看看赵凌云【教材说明】: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山村一个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四个字。认识偏旁"心"字底。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读好长句“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课前准备】:天安门图片和升旗仪式录像片。【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2、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北京,出示生字卡片导读,指名读,“京”要读出后鼻音。北京是一个城市,我们可以叫它“北京城”,先跟读,再指名读。北京城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天安门”,先示范读,学生跟读,再指名读。刚才看了这么多图片,又听老师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感想呢?引出(北京太美了!我多想去看看!)3、有位小朋友,他和你们一样,也有这个心愿,想到北京城去看一看,他就在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里(板书课题)。4、把书翻到第11课,引导读题。“想”,这个字是上下结构,有一个“心字底”,我多想去北京看看,我是哪里想呀?心里想,所以有一个“心字底”。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争取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拼读,再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告诉路能走广旗升)3、把这些生字放进词语里,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词语,抽学生读,大组读。告诉走路升旗仪式(动作)广场北京城天安门(地方)4、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你还会读吗?师: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要把这三句话读好可不容易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1)(课件出示第一句)“妈妈告诉我,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①我们观察一下拼音,这句话里有好多轻音,很不容易读好。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中这些读成轻声的词。③抽几个同学来读。④再把这些词放回句子中,抽几个同学来读。⑤齐读。(2)这句话里有一个又长又难读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挑战它。(课件出示第二句前半句)——“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①遥远的北京城,我们要读出遥远的感觉,我们可以把速度放慢一些,跟老师读一遍。(师范读,生跟读,再抽两个学生读一读)②(课件出示第二句后半句)——“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这句话里有好多的翘舌音和后鼻音,可真难读。自己先去试一试,可以同桌相互读一读。再抽几个同学读。③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老师从网上找到一个天安门升旗仪式的视频,想不想看?(链接播放视频)④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升旗仪式)哪里的升旗仪式?是我们学校的吗?(天安门的)天安门的什么地方呢?(广场上)谁能把这句话完整的说出来。⑤引导说出“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提示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齐读。(3)这么壮观的升旗仪式,让我们课文中的小男孩“我”发出了怎样的感慨呢?(课件出示第三句)——“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①提醒“妈妈”、“看看”要读成轻音。②质疑,为什么要重复“我多想去看看”呢?(非常非常想去,很想很想去)。③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抽一个女同学来读。你把第二句读的比第一句要轻,哦!我明白了,你想去看想到心底里去了。还有不同的读法吗?抽一个男同学来读。你把第二句读的比第一句要响,看来你想去看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④用自己喜欢的读法再去读一读这句话。(4)这么难读的几句话都被我们征服了,让我们再一起有感情地读这篇课文吧。四、生字书写指导1、指导“足”字。“足”的上边是一个口,一竖,一个短横,下面的部分很像“人”字,迈开长长的腿正打算走呢!2、指导“走”字。“走”先写一个“土”,下面的跟“足”字一样写,注意,在竖中线上是两竖,不是一竖。3、练习2----3个,给其中两个同学田字格磁贴和粉笔,展示学生的字,进行点评。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