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华盛顿——政治中心有感走进华盛顿——政治中心有感一、特殊的纪念今天我们参加了林肯纪念堂,越站纪念碑,华盛顿纪念碑,白宫等地方,领略了美国政治中心____华盛顿的魅力。林肯纪念堂位于华盛顿国家大成草坪的西端,碧波荡漾的波托马河东岸,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是为纪念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而建的,是华盛顿的标志之一。纪念堂是一座白色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的纪念堂。它在高高的石阶上,非常的庄严。纪念堂外廊四周有36根高大的石柱,象征着林肯在世时美国的36个州,纪念堂顶部护墙上有48朵花饰,代表着纪念堂落成时美国的48个州,而廊柱上方护栏上还刻着48个州的名字。纪念堂没有大门,寓意着永远向世人敞开。登上高高的石阶,进入纪念堂,迎面是位于正中,用洁白大理石雕刻的林肯坐像。他目光深邃,神色严峻,给人一种非常刚毅坚定的感觉。在林肯坐像背后有着一段铭文,意为"在这座殿堂里,在人民心中,永远铭记对林肯的怀念,是他为人民拯救了联邦。"在林肯坐像左侧墙上,有一块葛底斯堡演说的石刻。而坐像的右侧墙上则铭刻着林肯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时的就职演说。参观完回到正中的林肯坐像,背对坐像,面对广场,可以看到林肯纪念堂与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大厦三者构成了国家公园的中轴线。而在纪念堂前方,有一个长610米的长方形反思池,可以欣赏到华盛顿纪念碑在池水中的美丽倒影。逐个参观完各个纪念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林徽因的侄女林璎设计的越战纪念墙。纪念墙是一个l型的结构。从入口走进,地势逐渐降低,人们的心情也是越来越沉重,走到l的转折点时,地势逐渐升高,心情逐渐平复,思想陷入了思考。在越战中美国牺牲了58209人,他们的名字被刻在墙上,供人们瞻仰祭奠。这些沉重的字母,不仅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教训,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在华盛顿市区中心有一座红墙灰顶的高层建筑。北眺华盛第1页共5页顿纪念碑,南倚杰斐逊纪念堂,这座建筑叫做"美国二战大屠杀纪念馆".里面所陈列的那段被浓缩的历史,是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及其同伙所施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迫害和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历史。1993年4月,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美国国家大屠杀纪念理事会主席哈维·迈耶霍夫和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生还者、诺贝尔奖得主埃利·维索三人一起点燃了纪念馆六角形祭奠大厅内那束不再熄灭的火。从那时起,这个博物馆开始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而今天,我来到了这里。这个馆的外形活像个逃不出去的监狱。头顶上都是模仿监狱的铁架子,有一种压抑之感。这是美国设计师经常使用的艺术表达形式,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有不同寻常的感受。在参观前,我们每人会拿到一本淡灰色封皮的小本子,封面中心的图案很象是美国护照上的国徽。最上边写着:identificationcard(身份证);中间徽标是:forthedeadandthelivingwemustbearwitness(为死者和生者作证);最下边是:unitedstatesholocaustmemorialmuseum(美国大屠杀纪念馆)。这就是我们参观大屠杀馆的临时身份证。纪念馆用这种方法,让每个来访者融合到展厅的环境中,用心去触摸,切身地感受。正是这种方式,让数以万计的人了解了这段历史,了解了被屠杀者的无辜。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却可以告诉无数人这段历史。这本只有64开、4页的身份证,拿在手里,心中却感到压抑和沉重。馆内设计巧夺天工,极小的空间,保存着许多稀世文物,从希特勒上台前的狂热到希特勒进行的种族灭绝,都有丰富真实资料。灭绝犹太人的罪行,表现最淋漓尽致:从证明犹太人是劣等种族的人类学调查,到犹太人被杀害后留下的金银首饰、上万双皮鞋和一堆堆头发……都是半个世纪前的真材实料,告诉着世人,这是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屠杀。"对抗仇恨,阻止种族屠杀,以及促进人类尊严"这是这座纪念馆的宗旨,这次参观,让我重新了解这段历史,更开始思考这些历史背后的发展因素,伤痛要记住,更要预防。第2页共5页谈到美国的政治,就必须回顾美国的历史,美国人对于民主与自由的追求与美国历史是有很大渊源的。虽然中美之间的政治制度有很大差异,但是在反对战争、维护地区和平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