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初一级生物涂灿一、教材分析《开花和结果》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本章内容了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还突出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本节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而本节并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本节也是本章的重点章节,而且也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它反映生命科学中——植物的神秘的“生命现象”。因为花是植物的重要器官,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是识别植物种类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把花的结构认识清楚,才能很好地理解传粉与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本节也充分体现生物新课程理念,对唤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认识花的结构,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2、知道植物体传粉的方式。3、概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花的结构,学会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2、通过制作花的结构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观察,记录和分析,发展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认同花的结构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形成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花的基本结构。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难点:1、花结构的主要部分。2、理解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3、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四、教学与学法:教法:多媒体演示法、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法。学法:通过观察和分组合作讨论建构新知识。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花和羊蹄甲果实的标本六、课时设计:1.5课时1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欣赏视频:短片展示花的短片,课前请大家欣赏。前面已经学习国根不断生长以及植株枝繁叶茂在原因。被子植物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开花结果。古往今来,花都是人们歌颂、赞美、寄托感情的对象,同学们知道哪些描写花的诗词歌赋呢?例如: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梅花:“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从苦寒来”。说到花朵,大家一定会有一些疑问: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开花与结果有什么联系呢?通过下面的学习你就会了解的。(二)讲授新课1、花的结构请学生按要求解剖花(注意解剖在顺序: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解剖后将各部分贴在纸上(要求:贴图整齐美观,并正确标注出花的结构)。挑选学生的贴图投影出来并进行点评。要求学生进一步观察花粉和子房的内部结构。小结归纳:花的形态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相同。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两个有关花的结构的问题:(1)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2)大自然的每朵花中是否都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2、传粉引入:花怎么变成果实的呢?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1)课件展示传粉和传粉的类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2)课件展示风媒花和虫媒花,了解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3、受精引入: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雌蕊又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呢?(1)课件展示视频:受精的动态过程让学生观察。(2)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植物的受精过程,完成填空。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1)问题设置:花经过传粉、受精后是怎样发育成果实的呢?子房的结构与果实结构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教师讲解。(2)学生理解记忆,然后通过羊蹄甲果实与花的对应关系来检测。老师概括:果实的形成是由花的开放而来,我们应该真诚感谢花的伟大,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一名“护花使者”。5、实践应用:讨论——所有的花都可能结果吗?a.雄蕊和雌蕊的结构破坏不能结果。b.只有雄蕊的单性花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