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学习“三生教育”的心得体会目前,一些学生漠视生命、不会生存、游戏生活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反映出许多学生不尊重生命,甚至对自己以及别人的生命保持一种蔑视的态度,丧失了“人”作为一种存在应有的对生命的敬畏。完全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贵,根本不能体会自己生存的意义,进而随意编排自己本该丰富多彩的生活。新形势下,面对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如何更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营造和谐校园,如何深入开展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正确引导广大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并能享受生活,就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项艰巨任务。“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核儿,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魂。教育只有从面对生命的角度出发,才能展现出它的无尽魅力;也正是面对了生命,教师才有了他们事业的崇高。”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理: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我们把人的生命作为教育的起点,开辟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要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就必须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是一种寻求以人的生命为本体基础,以尊重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为前提,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和谐性为目的的教育。生命教育实质就是一种全人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的发展。生命教育就是在尊重个体物质性生命的基础上,遵循生命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具有以下三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认识生命,保护生命。认识生命就是让学生知道生命的一些知识,如出生、成长、生病、死亡等,还第1页共5页要让学生了解生命特点。如生命的不可创造性,不可再生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没有阴间与来世。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他个人,也和周围的亲人、好友甚至社会、民族相联系。要让学生知道人的生命和动植物是不一样的,人有双重生命,不能成为行尸走肉,而要活得有价值。保护生命就是要求学校联系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教会他们如何解决。第二层次:欣赏生命,尊重生命。通过教育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轻视任何个体,并且学会用爱心去经营生命,用对亲人的态度去对待所有人的生命。要通过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深刻涵义,以感恩的心态去对待父母赐予我们的生命,以乐观的心态去欣赏生命,以谨慎的态度去尊重生命。第三层次:热爱生命,敬畏生命。通过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艰辛与伟大。从情感上加以引导,让每一个学生从小学会爱环境,爱动植物,爱自己,爱他人的生命,从心里上敬畏生命,而不能残忍对待生命。培养学生拥有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从容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在提倡和推进生命教育的今天,要有效推进学校生命教育,教师作为生命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生命情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首先,教师要珍爱生命。我们要把爱视为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一种生命力,将其作为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在生命教育中,教师首先应自爱,然后应博爱,而后则应充分体现教育爱。其次,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能够敏感地洞察自己以及学生的生命状态,有效地捕捉教育机会。教师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反省非常重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积极的情绪;对成长的渴求。教师对学生生命状态也应该进行这样的洞察和反思。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对学生天性的认知。天性是生命发展和个性建构的基础和动力。我们应认真研究、仔细品味和洞察学生的天性,使教育能够随着其生命的节拍和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