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与研究》调查报告学习习惯:广义:凡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习惯。狭义:专在学校学习或与学校学习相关的习惯。我们的书写习惯研究属于广义的: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的素质和其他科目成绩能力的习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课题提出的背景(一)背景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书写方面是这样规定的:“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重抓成绩,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现象仍很普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细节培养,忽视书写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一些教师认为书写是小事,不必小题大做。因而缺少必要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语文教师虽重视练字,但降低了对书写教学的要求,忽视了对书写质量的评价,其它学科教师更是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较少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因此,学生书写普遍存在问题:字体不端正,不均匀,不合理,笔画松散,错别字连篇,书面不整洁,书写姿势不正确,无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速度慢,无练字兴趣。尤其是男生。在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文、做作业、完成试卷以及写字母和数字等方面书写不规范,有的学生写的字根本无法辨认,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在电脑普及的时代,现代化工具能代替手写的思想在七年级孩子的头脑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认为以后可以不用手写字了,有的学生对以后的现代化书写工具很有自己的想象力。学生没有审美观,没有继承我国文化瑰宝的意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过去的和他们一概无关,没有责任感,没有吧文字的书写当成一回事。更不必说能够欣赏汉字艺术的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大大影响了学校全面提升学生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初衷,背离了教育教学的方针,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不同程度上,这种问题也影响了我校的文科的中考成绩13、我校大部分学生由于小学阶段没有过好书写关,到了初中以后仍然书写混乱,有些甚至令人难以辨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使之具备熟练的书写技能,确定此课题的研究立项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郭沫若同志说过:“培养中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免除这些毛病。”可见写好字的意义重大。我校属于农村小学,父母忙时无法监管,学生回家作业时,监护人对写字的指导性不强;一些学生对握笔规范要求不严,导致学生书写不规范;随着年级的升高,七年级学生作业量的增多,也使学生追求写字的速度,而忽视写字的质量了;学生用笔也不规范,简易方便的中性笔已经替代了钢笔……这些都影响了写字质量的提高。而新课标对每一学段都提出了明确的写字要求,我校又将书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正是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关于《七年级书写习惯的培养与研究》的课题研究课题。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对于七年级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原因的研究。2、培养七年级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的策略研究。3、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勤学书法的习惯的策略研究4、如何引导七年级学生欣赏书法作品的策略研究研究重点:七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方法研究研究难点:如何矫正不良书写习惯的研究(一)对于七年级学生书写不规范的现状的策略及研究。写好汉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当前写字教学已经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重抓成绩,片面追求教学成绩的现象仍很普遍,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细节培养,忽视书写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一些教师认为书写是小事,不必小题大做。因而缺少必要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语文教师虽重视练字,但降低了对书写教学的要求,忽视了对书写质量的评价,其它学科教师更是2抱着“事不关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