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片区督学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提出“优先发展,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任务。2012年10月1日实行的《教育督导条例》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开辟了途径,创造了条件。《教育督导条例》创新了教育督学的使用。条例要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布局设立教育督导责任区,指派督学对责任区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即设立教育督导责任区,设立片区督学。这是1991年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没有的。发挥片区督学的作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是教育督导的一个重要的新的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实践。设立片区督学,有利于实施经常性督导,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片区督学更熟悉责任片区内学校情况,更能有的放矢。督学责任片区,毕竟就是一个片区,学校所数有限,学校类别有限。片区督学了解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办学条件、干部教师队伍难度减小,比较容易,监督指导更有针对性,更能一针见血。片区督学使片区教育督导工作常态化。片区督学较少受到左右的制约,工作相对单一,工作时间相对充裕,工作精力相对充沛,监督指导责任片区内学校更加经常,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片区督学使督导工作简便易行。片区督学从某种意上讲是单兵作战,自主按照督导工作计划开展督导工作,行动比较自由。片区督学的督导不是专项督导,也不是综合督导,应该说是一种预见式,发现式,信息式,适时式,就事论事的督导。也就是片区督学预测责任片区内学校可能出现某种问题而进行督导;或者到了责任片区内学校发现什么问题而进行督导;或者是开学、学期结束到责任片区内学校进行督导;或者收到某种信息,去责任片区内学校了解实情,进行督导。片区督学工作更有成效。片区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的委托独立承担责任片区内学校的督导职能。片区督学对责任片区经常性的监督和指导,能够起到及时的而不是滞后的评估、检验和矫正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教育也不例外。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行为、办学质量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校长和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片区督学不失时机地监督和指导校长和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在端正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协调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毋庸置疑,发挥片区督学的作用,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片区督学的作用,需要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在督导实践中探索,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人们常说:办事在人,成事在天。选派好片区督学,是抓好责任片区内学校督导工作的关键。片区督学肩负着督导责任片区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等等;肩负着督导教育管理,其内容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校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校舍建设、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保障及管理、教育经费的使用与管理等等;肩负着督导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包括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肩负着督导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教育政策。可以说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必须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德高望重的督学担此大任。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加强片区督学的责任感。教育督导建构要明确并且细化片区督学的工作职责,与片区督学签订责任书,定期对片区督学进行考核奖惩,表彰奖励优秀片区督学,增强片区督学的责任感和光荣感。支持片区督学的工作。《周易。系辞下》曰:“天下同归而殊途”。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机构、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督导条例》,组织学校校长、教师、职工学习《教育督导条例》,从思想上为教育督导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为片区督学提供和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如配备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