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兮教育梦黄皮肤,黑眼睛,血脉早已注定:华夏儿女,每个人的梦想,汇聚成同一个安详宁静、群星璀璨的长空;炎黄子孙,每个人的梦想,汇聚成同一个海清何晏,龙凤呈祥的图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2013年,梦想的火焰又一次被燃起。总书记阐释了中国梦,触动了我们的梦。而教师的中国梦,系着孩子,系着民族,系着国家,系着未来。他们可能跟帅哥美女靠不上边,但他们却是十三亿国人心目当中最美的老师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没有路,他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徐德光,20年做这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让这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教师后继有人。豆腐老师——吴金城。大学毕业后,在去深圳教书等多种机会下,他最终选择在乡村当个代课老师,每天拿起锄头当农民,放下锄头当老师。为了给学校添置教学用具,给学生置办学习用品,每天走街串巷卖豆腐,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豆腐老师”。……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基层教师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任重而道远。不必说那崇山峻岭的高原,也不必说那荆棘丛生的密林,更不必说那风沙肆虐的塞外,单是我们衡阳——一个相对发达的中部城市,就足以证明。来衡阳市教书之前,我曾将在耒阳支教两年。那是耒阳市西部的一个小镇,029省道贯穿其中,交通比较方便,照理教育应该不会差到哪去。报道那天,面对简陋的校舍,肆虐的蚊虫,在给家人报平安的电话里,我哭得很伤心。我怀疑自己掉进了时空隧道,因为这个学校的模样,一如我20年前就读小学的模样:黄土铺就的一个坪,算做操场;空落落的一间砖瓦房,是新起的食堂学生的宿舍,透过瓦缝,可以看见星星,月亮……虽然很失望,但选择了就得坚持,我开始了支教之旅。我被分派教一年级,年对那60张纯真可爱的笑脸,我却笑不出来。一个孩子背着书包,瞪着无辜的双眼怯怯地在教室外面徘徊。我想问清他的信息,却是瞎子遇到哑巴——无法交流。无奈,只得找到一位本地老师,让他翻译。后来终于在60个孩子当中,找到了两个会说普通话的。于是,那两个孩子整整给我做了一学期的免费翻译。从是否会说普通话这一点,我就明白了自己身上责任的重大。一年级正好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可塑性非常强。在我的言传身教之下,一年后,所有的孩子都能用普通话与他人流利地交流了,无一落下。支教的日子,条件虽说艰苦一点,但是孩子们的进步,孩子们对我的依赖让我心里甜滋滋的。记得那是寒假的一天,学生王倩打来电话,问有啥事,答案却是“老师,我妈妈出去串门了,现在还没回来做早饭。我想打电话给她,却不记得她号码了,只记得你的号码。你能不能打电话给我妈妈,我肚子饿了。”“我不记得妈妈的号码了,只记得你的号码”,让我的心为之一颤。妈妈是孩子最亲的人,可是这孩子只记得老师的号码,却忘记了妈妈的号码,怎能不让我感动?最纯、最真的感动成了我工作的动力,我工作比以前更认真,更细致了。我知道,我不可能改变他们简陋的校舍,但我的用心工作却可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女航天员刘洋说:梦想有多远,探索的足迹就有多远。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教师的付出,教育强国,科技兴国。尽管这条路漫漫且修远兮,但我必定上下而求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