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学习目标: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2、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3、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一、二月革命1917年3月1、时间:2、作用:3、结果: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工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立)4、性质:资产阶级革命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彼得格勒,列宁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时间、地点、领导人:2、结果:3、意义:4、性质:课本P4四点无产阶级革命1、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任务、性质和结果有何不同?2、十月革命的特征是什么?与中国的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思考分析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两个政权并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推翻沙皇统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三、列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1921年-1925年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时间背景作用背景时间特点结果意义国内战争结束(1)结果: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2)意义p5课本P4内容p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内容政策(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固定粮食税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实行自由贸实行自由贸易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保障了军事的胜利,帮助苏维埃渡过了难关。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或影响如何?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保障了军事的胜利,帮助苏维埃渡过了难关。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地主、资本家、沙皇军官也掀起叛乱帝国主义发动对苏俄的武装干涉一方面,加强红军建设实行政策三年内战1918-19211918-1921年年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工业商业内容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余粮收集制(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苏俄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进入和平时期。•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日益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2.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背背景:景:新经济政策特点:特点:多种经济并存,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影响:影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由苏俄的国情决定,创造性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也体现了列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认识认识参加瞻仰的群众列宁逝世(1870——1924)1924年1月列宁逝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的。沙皇俄国并没有现代的生产机器。当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垮台时,那里既没有多少工业品,也很少粮食。同时,也没有熟练工人;农民还过着中世纪的生活。――《斯大林时代》一九二○和一九二一两个饥荒的年头夺去了成百万的生命。一度曾是肥沃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乡村,即使当时有学校,也没有一个农民的儿童能够上学。――斯大林我们不得不鞭策我们的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并因为落后而面临灭亡的危险。……否则我们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中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斯大林通过这些文字,你获得了什么信息?第2课苏联的崛起一、理想与成就1.理想:确立实现和的经济建设路线2.成就:1928至年完成一五计划1933-1937年(二五计划),。由落后的发展为。14大15大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结果: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大战爆发,三五计划中止(1938—1942)作用: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