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梦想,结伴同行遄台小学薄冬芹“他毁了我的自尊,这样的耻辱在我的心里激起的只有仇恨,令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再去亲近那门课了”——这是一位老师为了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后,那个学生无奈、愤怒的呐喊,可老师却委屈地说:"我从心底喜欢教书,喜欢学生"。是啊,在中国现有的教育状况中,由于外在的压力、传统教育的影响和自身的水平、修养,总是让一些老师放弃教育理想,扭曲人格,做出一些负疚终身、追悔莫及的事情。从而在师生之间立起一道无形的屏障,既困扰着教师们,也在学生心底刻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遄台小学,有这么一群教育工作者,他们面对一个个有情感,有智慧,有灵魂的鲜活生命,用崭新的教育理念,用人文的教育方法,用平等、宽容、尊重,用爱,默默耕耘,呵护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灵。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那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细微故事在辛店中小校园演绎,在遄台小学师生心间流淌。这就是遄台小学老师对一颗颗幼小心灵最执著、最朴实的守望,这就是遄台小学教师们——一群心灵的守望者,他们在这里凝聚梦想,结伴同行。一、心灵接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你的心事向谁诉?”的班会上,学生们畅所欲言,“让我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愁……”一句朴实的话语,于海霞老师轻轻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灵。学生们开始用日记向路孝琴老师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路老师,妈妈老说我笨,我该怎么办?”“路老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可要保密啊……”路孝琴老师总是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以一个好朋友的身份去祝贺他们的成功、教给他们战胜挫折方法,在日记里和孩子们共鸣。就这样,路孝琴老师用“绿心日记”轻轻接触孩子们的心灵。教师和学生心灵接触的过程,就是教师用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从而让自己的心灵真正地与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二、心灵关照罗素说,凡是心灵关照整个世界的人,在某种意义上就和世界一样伟大。路孝琴老师班上有个学生,叫小明(化名,以下同),一身的流氓习气足以让师生们乍舌:骂人、打人、说下流话,甚至在女生那里动手脚,学习成绩就更不用说。面对这样一个孩子,路孝琴老师不断尝试着寻找和他“零距离”的突破点。后来路孝琴老师发现小明特喜欢小动物,而且很懂得饲养。于是,路孝琴老师让小明饲养一只失去母亲的出生十天嗷嗷待哺的小猫。路孝琴老师和他经常交流,饲养小猫的成功,让不少同学自叹弗如,终于,同学们肯定了他的劳动:“你真行!”也改变了同学们对他以往的看法。小明满足地笑了。同学们、老师看得起他了,满足了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满足了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三、心灵尊重低着头、弯着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从每位学生身上找到金子般的闪光之处。“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无数种,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教师的尊重对特殊生来说是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张纬老师就是这样用尊重轻轻走进孩子的心灵。她班上有个学生叫小辉,自制能力很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底子差,理解慢、学习效率低,在家里得不到有效帮助,他自己也非常苦恼、孤独。于是张纬老师采取了耐心细致的态度和关怀鼓励为主的原则,上课时,用鼓励的眼神看他,示意他大胆发言,课下耐心辅导,慢慢地在课堂上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小动作少了,写作业的速度变快了,本子上的“叉”变少了。有一次他在交作业时,无意中说了一句:“好累呀!”张纬老师马上勉励他说:“小辉,你感觉到累就说明你动脑筋了,努力了,你看,你写的作业干净整齐,正确率也提高了,速度也快了。”小辉一听,开心的笑了。在教育小辉的过程中,张纬老师一次次用真诚的关怀、鼓励和尊重,慢慢地唤起小辉的进取心,使他坚信“我也行!”爱和尊重是点燃起特殊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四、心灵赏识赏识与激励犹如孩子的营养剂。只要师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并且嘴边经常挂着一些由衷的赏识与激励之词,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恢复自信,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