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学习心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对我的教育之路的启示—————读外国教育有感苏霍姆林斯基,一个普通的苏联人的名字,却让很多的外国教育家和教师记住了。他之所以引人注目、蜚声国际,是因为他的工作岗位虽然平凡无奇——一位普通乡村学校的校长,但他的作为却超群出众,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为所有的教育者树立了典范。与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紧密相联的,便是“帕夫雷什中学”。这是苏联乌克兰境内的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大部分教育生涯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以这里为基地,实践并发展他“自己的教育信念”;他以这里为取材源泉,抒写他那生动感人的教育诗世界的教育实验篇。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这所偏僻的乡村学校变成了享誉中心之一,变成了远方来访者求经取宝的圣地。“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书中无论是谈到自己、学校、教师,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信任和爱。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富有爱心的老师已经不多见了。我们的老师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级事务,和学生谈天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不是我们不想和学生交流,而是学生惧怕和老师面对面。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将一无所成,在学校不会有所作为,那么,他不仅会使孩子们痛苦,而且自己也会终身感到苦恼。”他的话犹如黑暗里的一盏明灯,让我仿佛又重新看到了光明。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名校长,他能关心在学校里读书的每一个孩子,关注他们有哪些快乐和痛苦;他带孩子们走进春天宁静的傍晚,在秋天的夜晚和孩子们读关于探险家的书籍……当苏霍姆林斯基被任命为校长时,他最高兴的是将有机会跟全体教师一道去实现自己的教育信念;第1页共3页他一直都坚信集体的教育力量是多么强大,他个别地、推心置腹地与教师谈话,成功地说服教师,让每位教师都能尽可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在用单一的文化考试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今天,或许我们中的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关注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缺失,应该说是对教育的误解和背离。面对帕夫雷什中学,面对20世纪苏联战争前后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应感到惭愧和痛心么。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帕夫雷什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在青少年时期读完学校所列出来的推荐书目;看着《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所列的书目,我们应该感到汗颜,一为我们的学生基本上不读书,二为我们的老师也有很多基本上不读书。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肯定不会衰败,就像犹太民族;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肯定也能带出一批热爱读书的学生。我想,让孩子们重新热爱书籍,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教师,历来被人称为知识分子。读书,在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是知识数量的增加,更是文化内涵、素养品质的提升。教师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发展自己,教师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丰富起来、深刻起来、精神起来。通过读书,终于让我明白: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这种规范、狭隘、重复、忙碌的生活状态,要改变这种生存状态,使教师对教育永远充满一种吸引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领略教育的真谛;读书会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有人说。读历史可以使自己聪慧,读诗歌可以使自己灵秀,读数学可以使自己精细,读自然可以使自己深沉,读伦理可以使自己庄重,读逻辑和修辞可以使自己善辩。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找到教育的美丽,感到前进的道路没有坦途,只要拥有理想,激情还没有泯灭,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教育、爱上教学、爱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