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林红梅)VIP免费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林红梅)_第1页
1/4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林红梅)_第2页
2/4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林红梅)_第3页
3/4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林红梅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二)能力目标: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三)情感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教学难点: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古文引路,揭示课题。课前同学们背诵了很多首古诗、词、曲,很有节奏。我们还学过一篇文言文叫《杨氏之子》,谁愿意给大家背一背,会的同学可以跟着小声的背好吗?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古文,能说说你对古文的感受吗?看来每个人学的时候感受是不同的。古文虽然有点难,但觉得挺有意思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文言文,题目是《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的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好吗?(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1.自由读课文,把子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也可以跟着默读。3.齐读课文。要注意刚才提到的几个字,注意停顿和节奏。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小结:有进步,看来古文多读几遍就不难了。古文要读出节奏和韵味来也不难,只要我们在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就能读好。可以用“/”画出停顿。我想如果你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会读的更好的。(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1.理解课题(1)读课题,你是怎么理解的?(2)伯牙为谁而绝弦?伯牙为什么绝弦呢?2.理解大意(1)自渎课文,试着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3)班上汇报交流:重点理解:理解“善哉”表示感叹,用现在的话还可以怎么说?“哉和兮”都是语气助词,没有具体的解释。“善”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意思一样吗?(4)谁能用赞叹的语气读这句话?练读(5)刚才他你们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书:志)还有哪个字也是这个意思的?(板书:念)(教师小结同意不同字的现象,说明中国的汉字多么丰富哇!)3.感悟知音(1)伯牙为什么绝弦呢?(2)他们是什么关系?从哪儿能感受到他们是知音呢?(3)看图:此时两个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了。他们互相的欣赏着,互相的赞美着。(4)善听的子期仅仅从伯牙的音律中听出高山流水吗?还听出了什么?4.想象说话5.点明中心(1)齐读最后一句话,用一个词来概括伯此时的心情。能够感受到什么?(2)我们再读这句话的时候感情就不同了。读书就是要读出不同的感情来对吗?(3)这句话是故事的结果,也点明了中心思想。(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在〈警世通言〉中。我找到了一首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写的悼念诗。2.出示诗学生读3.后人感动于他们的情谊改编了一首同样感动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在乐曲中再一次的朗诵课文,能背下来的可以跟着背。总结:这就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千古知音最难觅。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板书设计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所念绝弦(知音)钟子期善听必得之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林红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