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说课材料(八说)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数的排列》。我主要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说得失八个方面来谈一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一、说教材“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在学生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2、能力目标: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尝试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同学间协作互助的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是: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中突破难点。二、说学情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直接要学生来学习,显得非常空洞,也没有好的效果,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三、说模式“3161和谐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标准一主线六原则一跟踪”。“三标准”是指师生和谐、教学和谐、优差和谐,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的核心。“一主线”是指教师应整体把握教材,应围绕一条核心、主线设计课堂教学,即“举三归一、以一反三”。“六原则”是指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六个习惯为课堂呈现方式和操作原则,即:积极主动、以终为始、知己知彼、集思广益、要事第一、不断更新。“一跟踪”是指对学生知识、方法、能力的课后跟踪。四、说设计我的导学过程包括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单元导入,明确目标。出示单元知识树,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单元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二环节:做好铺垫,扫清障碍。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我又设计了“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摸一摸”等活动,引领学生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巩固了周长的含义。论语中有提到:温故而知新。温故不光能够达到知新的目的,还会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第三环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个环节围绕着“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这一核心主线,设计了探究活动。学生在明确导学要求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计算过程。根据计算的结果自学、群学。逐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操作、互相交流,使学生对长方形周长概念的理解,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过程数学”的新理念。学生亲历了探究新知的过程,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锻炼了表达、倾听、质疑的能力。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动态生成、授之以渔”的目的。再通过教师引领探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特别关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和小组。做到“教学和谐、师生和谐、优差和谐”。同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注意展现每种计算方法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不同方法的适应性,逐步实现方法的优化。第四环节:理清思路,归纳方法。通过以上的活动设计,利用知识树归结出方法,得出结论,落实了“举三归一”的教学策略,突出了“授之以渔”的理念,构建知识和方法的框架,形成脉络。第五环节:运用规律,应用展评。应用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