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国培班秀山洪安中学钟婷【教材内容分析】CO2是我们继学习氧气后第二次系统的、深入的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教材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为主线,通过探究实验认知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由于二氧化碳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本课题还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对象分析】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气体,但对其性质和用途仍缺乏系统的认识。随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积累,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本课题适合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构建知识体系。【教学设计思想】1、创设真实情境,引起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关注,来激发对二氧化碳学习的兴趣。2、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改变之一实验的顺序,改为先让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紫色试纸接触,看到变红进行猜测,再来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目的是加深对此内容的理解,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又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对比实验。改变之二将紫色小花改成紫色小纸条,目的是节省试纸由红变紫的实验时间,就不用吹风机吹干,同时节约试纸。改变之三将试纸与酸变红放在最后做,目的是让学生一个一个的分撒解决问题。改变至四将两瓶二氧化碳改用一瓶,通过试纸链,目的使对比效果更加好,同时体现节约,环保原则。3、创造条件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探究二氧化碳溶与水反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以体现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学以致用的题都出与生活有关的,使他们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部分常见现象,更易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体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保持对化学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尝试自我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理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2、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熟练表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能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生活中部分常见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的探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继续保持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难点: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用品】①教师用品:二氧化碳、烧杯、阶梯蜡烛、火柴、醋酸、石蕊试纸。②学生用品:二氧化碳,石蕊试纸、水、胶头滴管、澄清石灰水。1③电脑、投影仪、PPT无线遥控播放器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播放视频】美国发射卫星探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观看视频,思考。创设真实情境,引起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关注,来激发学习的兴趣。采访几名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回答、聆听。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始构建新的知识。观察与实验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用你们的感官能得出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呢?观察二氧化碳使同学们知道研究一种物质首先就要用感官来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演示:实验6—3观察、记录、分析。培养认真观察实验、记录、分析实验、表述及慨括归纳的能力。提问: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畅的场所,有何感受。难受、闷。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感受,更易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体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提问:结合生活实例你觉得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碳酸饮料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常,更易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同时体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请利用下面提供的用品,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水溶性。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出方案后,合作完成实验,分析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