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导学案(7)课题: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二节东南亚(2)课型:新授课执笔:芦梅审核:使用时间:年月日学习目标:1、结合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掌握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2、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构成情况;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3、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4、通过分析东南亚城市与人口分布,培养学生分析地理事物的辨证方法和一分为二分析地理事物的态度。学习重点: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学习难点:东南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的评析。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复习旧课:二、新课指导与思路:1、板图教学,利用中南半岛地形、国家,城市、河流图解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和城市、人口分布规律。2、结合27页活动题,完成图表。分析城市分布与河流关系。3、多媒体展示,说明东南亚的人文环境和旅游资源。4、以课堂检测形式巩固新知。四、课堂延伸:1、东南亚环境区位。2、东南亚各国与我国的联系与发展。。课堂研讨1、学生读课文与地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书27页活动题(1)填表:活动题(2)分析河流与城市分布的关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文环境形成的影响。2、小组展示研讨结果,教师答疑。3、课堂小结:学习内容:列出本节知识构架体系。学习方法:合作交流评价自然环境各要素。4、课堂练习:知识点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向延伸,具有、的特点。2、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沿岸及。效果评估:理解程度:课堂展示:互助合作:检测与反思:13、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种人。4、根据所学知识填表:城市名称附近大河名称所在国家名称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5、东南亚的华人和华侨,他们的祖先大多是中国、的居民。6、连线题:仰光大金塔柬埔寨下龙湾新加坡水上市场泰国花园城市印度尼西亚吴哥窟越南婆罗浮屠缅甸五、课后反思:六、学生感悟: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