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1.3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昼夜交替的形成原因和晨昏线的特点。2.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计算。3.掌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能够解释相关地理现象。【重点难点】1.昼夜交替、经度时差。2.昼夜现象、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辨析,经度时差的简单计算【学法指导】预习、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不①________、也不②______的球体。分界线(圈):③________线(圈)。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不停地④________。交替周期:⑤____小时(1个太阳日)2.时差同一纬度地区,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⑥____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⑦____分钟。为避免世界各地使用地方时带来的不便,国际规定将全球分为⑧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⑨___,东西十二时区,各跨经度⑩____合为一个时区。各时区都以本时区⑪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3.国际日界线:原则上指⑫______经线。向东过日界线⑬____一天,向西过日界线⑭____一天。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原因:⑮___________。北半球向⑯____偏转,南半球向⑰____偏转,赤道上⑱____偏转。【学习过程】探究点一昼夜交替探究材料教材P16图1.19昼半球和夜半球。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有什么区别?2.晨昏线在地球表面如何移动?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3.分别在下图中标出晨线和昏线,由此总结晨昏线的判断方法。探究点二地方时差探究材料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晚20:10在世博文化中心正式开幕,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1高中地理必修1史上最大规模记录。1.材料中的“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吗?地方时和区时有何区别与联系?2.家住纽约的玛丽想看世博会开幕式直播,则应在什么时间打开电视机观看,说明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步骤。3.通常情况下,在地球上的日期界线有几条,有何区别与联系?如何确定“今天”与“昨天”的范围?【基础达标】一、选择题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1~2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①昼夜的交替②四季的更替③运动物体偏向④地方时差异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图中P地()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读下图,完成3~4题。3.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4.如不考虑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与否,假设a、b、c、d处各有一河流,那么下面“某河流的剖面图”可能位于以上四点的哪处()A.aB.bC.cD.d5.右图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A.15时B.9时C.3时D.12时二、综合题6.读“地球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东南方向,P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2)在图中添画出太阳光线。(3)MPN为________线,其中MP是________线,PN是________线。MPN相对于地球的运动方向是逆时针。(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5)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________(东、西)侧。2高中地理必修1【拓展提升】一、选择题右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1~2题。1.昏线所在的经线是()A.0°经线B.160°E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2.此刻,北京时间为()A.23日15时20分B.23日15时40分C.21日15时40分D.22日15时20分下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3~4题。3.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A.2时B.8时C.16时D.20时4.此刻,B点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的地方时为()A.3时B.4时C.8时D.10时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5~6题。5.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B两点线速度相等B.A、B两点季节相同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D.A、B两点地方时相同6.若∠AOC=4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