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孟子二章第二学时教学设计VIP免费

孟子二章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1页
1/2
孟子二章第二学时教学设计_第2页
2/2
1孤山学校九年级语文科教学设计备课组成员:吕慧琴马翔主备人:吕慧琴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课题《愚公移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教学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教学方法与媒体准备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授课教师调整一、导入:作者作品简介;关于寓言。二、朗读课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1、注意朗读的节奏。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3、初步理解课文。(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三、出示导学案(一)、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试翻译下列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二)、文言字词归类1.古今词义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2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已:古义:止今义:已经2.词类活用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3.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4.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小结分角色朗读课文达标检测中考链接解释下边加点词的词义。1.聚室而谋()()2.惩山北之塞()3.始一反焉()4.投诸渤海之尾()()5.焉置土石()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7、年且九十()8、如太行王屋何()9、其如土石何()10、固不可彻()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把这个故事改写成现代汉语,讲给周围的人听。教后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孟子二章第二学时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